打一針能活到100歲不生病?騙人機構應該讓它“安樂死”
涉案金額與罰沒款的嚴重倒掛,很難讓那些因為輕信、因為此前的監管失察與缺位所造成巨大損失的消費者,得到

涉案金額與罰沒款的嚴重倒掛,很難讓那些因為輕信、因為此前的監管失察與缺位所造成巨大損失的消費者,得到心理、財產的平衡與補償。
義烏一家名叫合生堂的中醫養生館,對外宣傳一款藥,打一針“能活到100歲不生病”。這家養生館在義烏當地有4家分店,同屬一個老板,都存在涉嫌虛假宣傳的問題,目前已被立案調查。
打一針“能活到100歲不生病”,這句宣傳用語雖然也藏著活到100歲不生病、但不等于能夠活到100歲之類的話語陷阱,但低級到極致的謊話,其夸張程度已經不只是涉嫌虛假宣傳,更如同“謀財害命”。
包裹著似是而非的“美國科研專家的新產品”以及老掉牙的“公益健康講座”、發雞蛋發面條、組織免費旅游等忽悠手法,這場騙局將眾多老人耍得團團轉。若真有一款針打過之后能活到100歲不生病,即便傾家蕩產,老人們也會在所不辭。當地執法部門現場調查時遇到的一位老人透露,一年時間里,他先后在這家養生館花費了10多萬元。
明顯違反科技發展現狀的低級騙局也有老人信,此中與一些老年人信息不對稱、防騙心理設限過低有關,但歸根結底跟這些打著養生之名、行騙局之事的機構堂而皇之的存在有關。一位60多歲的阿姨則透露,最近6年花在保健品上的錢已經超過30多萬元,不僅合生堂,義烏其他養生館的產品也買過。
一個行騙不斷的養生館,能夠在當地辦成“花開四朵”的連鎖館,顯然不是因為涉醫機構的生存能力有多強,而是有著極其寬松的監管環境做土壤。當地監管部門表示,“接到市民舉報后,也會及時進行查處,但在查處過程當中也會碰到一些困難,隱蔽性比較強,取證的難度也比較大,有些案件定性也比較困難”。
這是實話,但也是說了白說的廢話。天底下沒有一項工作是沒有困難而“躺贏”的,也沒有不動腦筋就唾手可得的,更何況是做生命安全托底的醫藥、保健方面的監管工作。正是因為不法機構干的是“謀財害命”的勾當,監管面對的一定是“隱蔽性強”“取證難度比較大”的一項需要既用心、又用功的特殊職責。只有把職能擔子挑起來,把心思和技術用到位,才有可能匹配職能,擔當使命。而至于“案件定性比較困難”,諸如打一針“能活到100歲不生病”之類的,如果還愁“難”的話,那實在笑掉法治的大牙了。
今年以來全國開展的保健品市場專項整治行動,取得的成果也證明了“困難”不在難、而在擔當與行動是否到位這一基本的判斷。義烏當地長時間存在的保健市場混亂、騙局成堆問題,便是在這次專項整治中得以發現并解決的。義烏市場監管局聯合衛健、公安等13個部門加大執法力度,截至目前已經立案 67件。由此可見,失守在人為,成事亦在人為。
最新的報道顯示,截至目前,浙江全省市場監管部門已立案查處各類保健市場違法案件731件,涉案金額4100萬元,罰沒款超過953萬元,移送司法機關38起。
保健市場,法治監管,一抓就靈。很多難題,迎刃而解。但是透過這個“成績單”,依然讓人難免唏噓。涉案金額與罰沒款的嚴重倒掛,很難讓那些因為輕信、因為此前的監管失察與缺位所造成巨大損失的消費者,得到心理、財產的平衡與補償。涉案4100萬元,無一不是非法所得,無一不是老年人傾囊而出、甚至傾家蕩產的付出。而罰沒953萬,對于違法機構來說,則是盆滿缽滿之后的少量回吐,是“出來混總是要還”的很小一部分。像“打一針能夠活到100歲不生病”之類的“謀財害命”館,罰到它傾家蕩產,是法治的公平正義,也是回應社會的應有之義。這種給人打一針永遠不可能活到100歲不生病、反而一輩子生活不好過的機構,法治應該毫不猶豫地給它注射一針“安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