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膝關節炎最新研究,臍血干細胞有效果
近些年,隨著臍帶血行業的崛起,很多疾病都可以通過臍帶血治療。

膝關節炎是指膝關節軟骨退變和骨質增生為特征的疾病,主要變現為膝關節疼痛、腫脹、僵硬、畸形、活動障礙。在老年人群中發病率較高,男女均可發病,膝關節炎癥狀往往進行緩慢,達到嚴重程度時完全無法行走。目前我國膝關節癥狀性骨關節炎發病率為8.1%,目前認為病因主要為年齡、肥胖、炎癥、損傷、以及遺傳的等因素相關。
目前治療膝關節炎的治療的主要方式是藥物緩解疼痛,以及,畸形矯正。但藥物緩解只能起到輔助的作用,畸形矯正需要承擔手術風險,而且并不適合所有的膝關節炎癥狀。近些年,隨著臍帶血行業的崛起,很多疾病都可以通過臍帶血治療,尤其臍血中的造血干細胞,目前臨床應用中非常廣泛,而且治療技術也非常成熟。那么我們知道臍帶血中除了造血干細胞外,其他的干細胞的含有量也非常豐富,這些干細胞,在促進組織修復,血管再生,以及調控炎癥因子風暴中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對于臍血在膝關節炎中的臨床科研,目前也有很多學者在做相關研究。
Kim SJ等韓國研究者對128名使用了Cartistem產品的患者進行了回顧性分析。研究證實,在隨訪2年后,這些患者疼痛和功能得到改善,并且具有統計學意義,最終的隨訪結果明顯優于1年的隨訪結果,其效果與患者年齡、肥胖、病情及數量無關。其研究結果刊登在日本再生醫學學會主辦的Regenerative Therapy上。

該研究選取了從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對128例行臍血輸注的全層軟骨病變(國際軟骨修復協會第4級和Kellgren eLawrence第3級)的患者進行了研究。回顧性評估,至少隨訪2年。用關節鏡毛刺去除硬化的軟骨下骨后,以2mm的間隔開出4mm直徑的孔,然后將透明質酸和hUCB-MSCs混合并植入孔和其他關節缺損部位。根據病灶的大小,病灶的位置,病灶的數量,體重指數和年齡將患者分為兩組或三組。使用這些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圖:a為左膝脛骨內側高原病變;b在股骨內側created上開有多個直徑分別為4 mm和2 mm的孔;
c透明質酸和人臍血來源的間充質干細胞植入孔中;d術后15個月進行第二次關節鏡檢查
結果:與術前相比,包括hUCB-MSC植入的手術后1年和2年的VAS,WOMAC和IKDC平均(±標準偏差)顯著提高(P <0.001)。病變部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未觀察到不良反應或術后并發癥。
術前后臨床評分對比
結論:基于至少兩年的隨訪,hUCB-MSCs的植入對于治療膝骨性關節炎是有效的。
綜合來看臍血在治療膝關節炎中,尤其獨特的效果,另一方面我們也強調除了造血干細胞,臍帶血中還含有豐富的其他類干細胞,例如間充質干細胞、內皮祖細胞、非限制性體干細胞和極小胚胎樣干細胞等干細胞等。這些干/祖細胞是臍帶血在再生醫學中進一步應用的生物學基礎。我們也期待這些臍血干細胞被越來越多的開發利用,更快的應用臨床,造福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