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細胞移植有效治療膝骨關節炎!
原標題:干細胞移植有效治療膝骨關節炎!
作者:中科西部細胞研究院賬號
膝關節是人體中最大的關節,位于大腿(股骨)與小腿(脛骨)的連接處;它的復雜工作使得人能夠輕松地行走。膝關節中間有軟骨,其作用像墊子一樣并能夠活動。在軟骨前方,膝蓋骨在一個凹槽內滑行并形成了一個圓形的盾狀保護。膝關節的穩定性以及它所進行的屈、伸運動很大部分取決于肌肉和韌帶。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一種以關節軟骨變性、破壞及骨質增生為特征的慢性關節病,最常見于年齡超過50歲的病人,有癥狀的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在30歲以上人群發病率為6%,在60歲以上人群發病率為10%一20%,臨床主要表現為膝關節疼痛、腫脹和活動受限等癥狀狀狀狀,并常局限在大量負重的下肢關節,包括髖關節和膝關節?;加泄顷P節炎的病人關節周圍常會形成骨刺或骨贅進而影響關節活動度。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在全世界范圍內影響著數百萬人的生活質量。
一、引發膝骨關節炎的的原因
膝關節是人體較大而復雜的屈曲關節。它所受到的應力大,結構穩定而又靈活。膝關節疼痛時有發生,而這種疼痛往往被忽視或者被人們武斷地認為是關節炎等病癥。
1、女性
多個研究均發現女性的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病率較男性顯著增高,研究發現女性臨床骨性關節炎的患病率為男性的近3倍,男性為5.6%的發病率而女性達到了15%!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可能與女性自身的激素相關。多個研究提出絕經年齡是女性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危險因素。絕經會影響體內雌激素的水平,雌激素可抑制骨贅生成,破骨細胞的活性。
2、年齡
隨著年齡的增加,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患病率逐漸升高。研究發現40~49歲、50—59歲、60~69歲、70歲以上的患病率是逐漸升高的,對于40歲以上的老人來說,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一種患病率極高的慢性病。
3、遺傳
骨性關節炎有很大的遺傳傾向性。多數情況下,骨性關節炎都是多基因遺傳,而環境因素會影響基因的表達。在極少數的情況下,骨性關節炎可能與某個基因缺陷有關。目前,國內關于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遺傳學研究提示了多個相關基因及其導致骨性關節炎的機制。
4、BMI
BMI是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危險因素。肥胖可能通過兩種機制引起骨性關節炎。第一種為體重增加導致負重關節的負荷增加,引起軟骨損傷;尤其在行走過程中,膝關節的負荷可以為2—3倍體重。第二種為通過機體代謝導致骨性關節炎的發病,過多的脂肪組織可能引起激素、胰島素或生長因子的過度產生從而影響軟骨或軟骨下骨,繼而導致骨性關節炎產生。
5、生活習慣
飲食習慣同樣影響著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發生。多個研究指出,食用蔬菜、水果為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保護因素。蔬菜水果中富含的維生素可以起到抗氧化作用,從而減緩軟骨及軟骨下骨的退變。豆類、肉類同樣為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保護因素。而食用面粉較多為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危險因素。營養素的攝入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骨健康進而影響關節炎的發生。
6、運動
跑步會提高關節損傷的幾率,并且會增加膝關節的負荷,加速軟骨及軟骨下骨的退變速度。近年來,因為超負荷運動、超強度訓練而導致膝關節損傷的病人在臨床上越來越多,走得太多、頻率過高、姿勢不對等,都可能造成慢性關節損傷,對肌肉、骨骼等也可能產生不良影響。本身患有“骨性關節炎”,若盲目運動或采取不恰當的運動方式,極易造成病情加重。
7、職業因素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同工作中反復重復的動作和工作環境、強度存在關系,如礦工、重體力勞動者、長期野外工作的地質工作者、教師、銷售人員、職業運動員或舞蹈演員等,主要是由于關節軟骨長期受高強度的應力磨損或受傷引起。
二、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治療方式
膝關節炎儼然已是現代人的通病,以膝關節炎為例,青春期軟骨厚度為2.5公分,隨著年齡增長、使用頻繁而逐漸變薄,到55歲時一般只剩下0.5公分,若有外傷或常年負重者,軟骨可能更薄,甚至有破裂、骨刺的產生。
1、保守治療:保守治療包括藥物治療、注射療法和中藥治療等方法。
2、手術治療:現在治療膝關節損傷的方法有膝關節清理手術、膝關節置換等方法。
然而以上這些方法不能從根本上治愈膝關節損傷疾病。
科學家一直都在研究一種可以徹底治愈膝關節損傷的方法,為那些膝關節炎患者帶來新的希望——即膝關節干細胞療法。
三、干細胞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間充質細胞(MSCs)是一種多能細胞,它可以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誘導分化成其他的組織細胞。因此,通過將干細胞誘導分化成軟骨細胞或者成骨細胞,然后再經過增殖,生成大量的高質量的軟骨細胞。最后再將這些高質量的軟骨細胞注入到人體當中。這樣這些生成的軟骨細胞在體內對那些出現損傷的軟骨器官進行修復,讓膝關節重新回到正常的狀態中。
科學家通過將MSCs注射到了膝關節炎患者的關節腔內。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結果顯示,MSCs聯合玻璃酸鈉修復骨關節炎缺損的效果十分明顯,缺損部位檢測到新生軟骨信號,軟骨缺損部位重新覆蓋了白色軟骨樣組織,新長出的軟骨組織與自身軟骨組織結合緊密,較光滑,有軟骨光澤,且結構與正常軟骨類似。研究顯示,MSCs移植治療膝關節骨關節炎可明顯改善膝關節疼痛及功能!
四、臨床案例
1、2014年,韓國學者為評估關節內注射MSCs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招募了18名患有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患者,分別將1.0x10^7、5.0x10^7、1.0x10^8三個劑量的MSCs通過關節腔內注射治療骨關節病,I期研究包括三個劑量遞增隊列,每組三名患者;II期研究包括9名接受高劑量的患者。
隨訪半年后發現,關節腔內干細胞注射不會發生明顯副作用,影像顯示能觀察到軟骨明顯再生。
2、國際細胞治療協會主辦刊物《細胞治療》報道了自體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在關節腔內注射治療應用實驗。根據治療的30個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在隨機、三盲、安慰劑對照的臨床1期和2期的研究結果顯示,骨關節炎指數下降明顯,關節僵硬和疼痛減輕、活動受限程度下降。
五、總結
在膝關節炎治療方面,利用MSCs強大的軟骨化能力,可以使關節軟骨的損傷得以修復,停止甚至逆轉膝骨關節炎的病情發展。干細胞再生醫學的發展為人類戰勝更多的疾患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相信在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更有效的干細胞藥物來幫助現代醫學的發展,為廣大患者帶來福音。
文中圖片均已獲版權方授權
本文轉載自其他網站,不代表健康界觀點和立場。如有內容和圖片的著作權異議,請及時聯系我們(郵箱:guikequan@hmkx.cn)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