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部生物經濟五年規劃出爐,加快細胞治療等生物技術賦能健康產...
原標題:我國首部生物經濟五年規劃出爐,加快細胞治療等生物技術賦能健康產業!
2022年5月10日,中國國家發改委對外公布了《“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科學規劃、系統推進我國生物經濟發展。作為中國首部生物經濟五年規劃,其中多次提到“細胞治療”相關內容。
當前,細胞治療已成為前沿科學研究活躍領域,在《規劃》中也在多個方面提到了“細胞治療”的內容:
●《規劃》在“加快提升生物技術創新能力”部分提到:發展基因診療、干細胞治療、免疫細胞治療等新技術,強化產學研用協同聯動,加快相關技術產品轉化和臨床應用,推動形成再生醫學和精準醫學治療新模式。
《規劃》在“深化生物經濟創新合作”專欄1——生物經濟創新能力提升工程,中提到:
— 加快建設人類細胞譜系、人類器官生理病理模擬、國家作物表型組學等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不斷提升生物領域極限研究能力。
— 圍繞加快創新藥上市審批、強化上市后監管,建設藥品監管科學研究基地,建設抗體藥物、融合蛋白藥物、生物仿制藥、干細胞和細胞免疫治療產品、基因治療產品、外泌體治療產品、中藥等質量及安全性評價技術平臺。
《規劃》在“推動醫療健康產業發展”中提到:發展微流控芯片、細胞制備自動化等先進技術,推動抗體藥物、重組蛋白、多肽、細胞和基因治療產品等生物藥發展……對開展臨床應用的干細胞治療、細胞免疫治療、醫療新技術制定完善技術規范,科學開展臨床評價。
《規劃》在“推動政策先行先試”部分提到:用好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藥品與醫療器械技術審評檢查分中心,鼓勵依托自由貿易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在細胞治療、中藥和中醫醫療器械注冊監管等領域開展改革試點。
5月10日上午10:00,召開的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科學院有關負責同志,介紹“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有關情況。
中國科學院科技促進發展局副局長許航回答中國證券報記者提問:
《規劃》明確要開展前沿生物技術創新。前沿生物技術對未來生物經濟貢獻巨大,請問中科院在這方面有哪些布局思考??
許航:生物技術是21世紀最重要的創新技術集群之一,具有突破性、引領性等顯著特點,特別是在促進社會民生高質量發展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在醫學、農業、制造、能源、環保等領域,前沿生物技術已經成為未來生物經濟的創新驅動力。此次發布的《國家“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明確提出“開展前沿生物技術創新”,在高通量基因測序、生物檢測、合成生物、細胞治療、中醫藥治療、生物計算等方面進行了部署,對于我國搶占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制高點,加快壯大生物產業、發展生物經濟、培育形成新動能,促進人民生活品質改善,推進“美麗中國”、“健康中國”建設,推動世界生物科技強國建設將發揮關鍵作用。
中國科學院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始終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十四五”期間,將不斷布局和優化具有重大應用前景的前沿生物技術研究,例如重大傳染病防治共性關鍵技術、重大疾病防控與新藥創制、新型診療設備與治療技術等;加快培育引領未來前沿生物技術方向,例如干細胞新型治療技術、先導型農業新品種設計等;持續發展前沿生物技術的新興交叉領域,例如生物催化劑、工程細胞的設計與創制技術等。以上布局將根據國家戰略需要的變化及時進行優化調整,從而著力推動重大科技成果的原始創新和技術轉化,突破解決一系列關鍵核心技術與“卡脖子”問題,推動生物經濟相關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助力我國生物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和生物強國建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