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風濕和類風濕的區別!
原標題:你不知道的風濕和類風濕的區別!
我國對風濕病的研究起步較晚,很多患者缺乏必要的風濕病知識,存在不少認識誤區。
那么,關于風濕病究竟有哪些誤區呢?
風濕病和類風濕又有什么區別呢?
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關于風濕病,有這幾大誤區
誤區一:風濕病就是類風濕。
從嚴格意義上說,風濕是一組侵犯關節、骨骼、肌肉、血管及有關軟組織或結締組織為主的疾病的 總稱,而類風濕是特指類風濕關節炎一個獨立的常見 疾病。
誤區二:類風濕關節炎是不死的癌癥。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病因未明且以慢性、炎性滑膜炎為主的 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手、足、腕、踝及膝等大小關節反復腫脹、疼痛,經常伴有關節外器官受累及血清類風濕因子或抗環胍氨酸肽抗體陽性。
由于認識不足,大多數患者未能及時診治,部分患者導致關節畸形及功能喪失。該病對患者造成的影響已越來越小,只要 早發現、早期得到規范治療,絕大多數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可以長期正常生活和工作。
誤區三:千萬不能使用“激素”。
很多風濕科醫生都聽到過患者說:“大夫,千萬別給我用激素。”“大夫,您給我開的藥中有激素嗎?”患者所說的“激素”即腎上腺糖皮質激素。腎上腺糖皮質激素是由腎上腺皮質束狀帶分泌的一類甾體激素,主要為皮質醇,具有調節糖、脂肪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和代謝的作用,還具有抑制免疫應答、抗炎、抗毒、抗休克作用。之所以稱其為“糖皮質激素”,是因為其調節糖類代謝的活性最早為人們所認識。
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具有較強的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被廣泛應用于多種風濕病、腎病及血液病的治療中。但長期大劑量使用帶來的 副作用也是不可避免的,如水鈉潴留、向心性肥胖、誘發或加重高血壓和糖尿病、誘發或加重感染、導致骨質疏松等。
誤區四:風濕病是免疫功能低下。
風濕病的發病多與自身免疫功能紊亂密切相關,感染因素、環境與物理因素、內分泌因素等也是風濕病發病的重要原因。所謂免疫功能紊亂,并不是免疫功能低下,而恰恰是肌體部分T或B淋巴細胞異常活化,產生多種致炎性細胞因子,造成組織器官不同程度的損傷或破壞。因此,風濕病的治療常常應用免疫抑制劑,其目的是抑制異常淋巴細胞或炎性因子的破壞作用。
類風濕與風濕的臨床區別
風濕性關節炎
是一種常見的急性或慢性結締組織炎癥。可反復發作并累及心臟。臨床以關節和肌肉游走性酸楚、紅腫、疼痛為特征。屬變態反應性疾病。是風濕熱的主要表現之一,多以急性發熱及關節疼痛起病。
常見癥狀有:
①風濕性舞蹈病
②風濕性心臟病
③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
是一種以關節病變為主的慢性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臨床表現為小關節滑膜所致的關節腫痛,繼而軟骨破壞、關節間隙變窄,晚期因嚴重骨質破壞、吸收導致關節僵直、畸形、功能障礙。
可分為:
①少關節型
②多關節型
③全身型
風濕和類風濕的不同之處
1.治療不同
類風濕用一般抗風濕中西藥不但不能治愈,有時反而會越治越重。
2.癥狀不同
類風濕是脈道外有異物,不通而痛。風濕病是脈道內血液循環不暢,陰寒而痛。從外觀看類風濕初期指趾小關節腫脹,后期關節變形,風濕病初期不腫,后期關節也不變形
3.病因不同
有少數風濕熱病人系鏈球菌感染所致,而類風濕屬自身免疫病。從中醫角度看,風濕病風濕病屬寒痹癥;而類風濕屬熱痹癥。
來源:香哈生活、廣州風濕研究院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將立刻刪除,謝謝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