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細胞的4大作用,幫助修復宮腔粘連所致的子宮內膜...
宮腔粘連( intrauterine adhesion,IUA) 又稱為Asherman綜合征,該疾病于1948年由 Asherman首次進行詳細描述,是以宮內出現粘連和瘢痕為特征的疾病。主要病理特征是無血管纖維結締組織帶,且具有月經量減少、閉經、不孕、反復流產、早產等多種典型的臨床表現,嚴重危害婦女的生殖健康。
據報道,多次宮腔操作所致的IUA發生率高達25%~30%,復發率高達66%,并且嚴重IUA患者的流產率較高。目前常規的治療方法包括手術治療和藥物治療,但這些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無法從根本上修復受損的子宮內膜。


干細胞療法是近幾十年來新興的、具有廣闊前景的治療方法。其中間充質干細胞( MSCs )是臨床研究常用的一種干細胞,在多種難治性疾病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MSCs在IUA臨床試驗中起到修復受損子宮內膜損傷、減輕子宮內膜纖維化、增加子宮內膜厚度的作用,為IUA提供了新的治療思路。
根據目前的研究, MSCs主要通過以下機制參與子宮內膜損傷修復,見圖1。


①分化作用:體內外試驗以及相關臨床研究證明,MSCs可在體內外特定條件下向子宮內膜細胞分化。此次研究有7例重型宮腔粘連患者在接受自體MSCs移植后,患者子宮內膜結構重建以及子宮內膜厚度明顯增加,部分患者最終成功受孕。
②歸巢作用:MSCs與生物體中的其它細胞進行通信,從而對受損的細胞做出反應,這被稱為細胞歸巢效應。研究表明,MSCs的歸巢作用有助于其參與組織再生和信號分子向目標區域的連續傳遞,并通過受損組織的趨化因子受體4和基質細胞衍生因子-1的表達來促進MSCs的遷移能力。同時還發現MSCs能顯著提高受損子宮內膜間質細胞的增殖和遷移能力,為子宮內膜相關損傷的治療提供了重要基礎。
③免疫調節作用:MSCs還具有強大的免疫調節功能,可以通過對T細胞、樹突狀細胞和自然殺傷細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以及對調節性B細胞的促進作用參與子宮耐受性微環境的維持以及子宮內膜損傷的修復。


④旁分泌作用:MSCs可分泌多種細胞因子,如血小板反應蛋白-1、基質細胞衍生因子-1、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波形蛋白、角蛋白、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基質金屬蛋酶-3和MMP-10等。通過分泌這些細胞因子促進血管產生炎癥介質,與免疫調節相互作用,同時一些細胞因子也是通過旁分泌效應經血管釋放出來,促進分化作用。
綜上所述,MSCs可通過分化為子宮內膜細胞、與各種免疫細胞相互作用參與免疫調節、有效分泌一系列旁分泌細胞因子,參與宮腔粘連所致的子宮內膜損傷修復。且這些功能并非獨立存在,而是潛在的相互聯系,這是MSCs治療IUA的獨特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