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要“職場崩潰”,想辭職走人,可經濟不允許,怎么辦?
原標題:將要“職場崩潰”,想辭職走人,可經濟不允許,怎么辦?
“職場‘不科學’”系列,之三十六
崩潰只因軟弱?那不科學
.
將要“職場崩潰”,想辭職走人,可經濟不允許,怎么辦?
.
經濟情況不允許,那只有繼續忍著了。
生存為大,沒了生存,什么都沒了意義。
但不能“只是忍著”,要化悲憤為力量,努力增強實力、早日翻身做主人——至少讓自己面對生活時,有更多的余裕才是。
這個過程當然很痛苦、很迷茫、很想干死自己——但,總比胡思亂想、等待崩潰的好。
.
將要“職場崩潰”,想辭職走人,可經濟不允許,怎么辦?
.
許多人都有“職場崩潰”的日子
職場并不好混。
這個地方,要比社會復雜。
在這里,不僅是干好工作就行。除工作外,許多“工作外的工夫”,才是最難干。
比如人際關系、難測的人心、難擺平的利益,以及無數的“下線不理解”。
許多能人、聰明人、充滿自信的人,都在職場栽了跟頭,且“翻身困難”,因而崩潰不已。
總之,這里“關于人性”的學問,要比正常學問大得多。
對利益關系不了解、對人性不了解,又太過善良的人,在這個地方“快要崩潰”,一點都不稀奇。
.
將要“職場崩潰”,想辭職走人,可經濟不允許,怎么辦?
.
經濟不允許,那只有先顧經濟
大多數人出來上班的目的,首先是為了解決生存問題。
生存問題解決了,才有其他念想,如前途、發展、個人價值實現等。
生存問題解決不了,那什么都沒得談——即使崩潰,也需暫時忍耐。
.
不能只是忍耐,要想辦法破局。
所有的崩潰,背后都有日積月累下的憤怒。
如人事關系的糾結,如構陷、打壓,如極不公平的待遇,之類。
總之,是憤怒積累到難以忍耐,是對單位的失望、再失望。
但失望沒用。失望除了讓自己更崩潰,順便折磨得人比黃花瘦,沒有別的用處。
.
將要“職場崩潰”,想辭職走人,可經濟不允許,怎么辦?
.
所以:
要努力工作。
雖然說“沒有方向的努力,就像蒙著眼的驢拉著磨盤”,但驢最起碼在走——最起碼在不停地創造價值。
最不濟,驢還能從“蒙著眼走”的過程中,積累一些經驗,悟出一些真理。
.
職場的努力也是。
職場的絕大多數努力,剛開始的時候,都是沒有方向、沒有目的的。
只是努力。
待努力到一定程度,就是經驗、就是真理——以及創造了價值之后,個人待遇的必定變化。
.
將要“職場崩潰”,想辭職走人,可經濟不允許,怎么辦?
.
要努力增強勢力。
原來有位女同事,跳槽到一個小單位后,立馬被領導的馬仔陷害、孤立。
她是很能干沒錯,但沒用。
她一個女人,當時真的是崩潰極了。
但她很聰明,也很堅強。
她很快對小單位的人放棄幻想,轉而向上、向周圍,尋找更加有實力、有智力的關系。
當然,一切都是在“靜默”中進行。
等到領導察覺之時,已經控制不住她了。她的關系網,已經是領導不敢輕易碰觸的。
領導只好換一副臉,與她和平共處,適當地給她一些好處。
至于“打壓”,是再也不敢想了。
.
同時,在單位內部,她也是想盡辦法,結交關鍵部門的人,如財務、業務;
同時,她還想盡辦法,營造自己“靠譜、善良、向上”的形象。
.
當然,這個過程中,她付出了許多時間和金錢。
但沒辦法。以她當時的能力和自信心,一下子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只能暫時凝固在那里。
這是生存所迫。這也是生存的智慧。
.
將要“職場崩潰”,想辭職走人,可經濟不允許,怎么辦?
.
要努力尋找新的機會。
不在一棵樹上吊死,是許多聰明人的“日常首選”。
如果這棵樹很一般,那更是沒有吊的價值。
當實力到達一定程度、個人境遇改變之后,就要考慮“換一棵樹”的問題了。
畢竟,以當下的實力,可能這棵樹已經太矮了,沒有繼續攀登的空間和價值;或者,已經摘不出滿意的果子,待著只是浪費時間。
不如邊努力、邊留意更好的機會。
.
當然,在一個單位日久、已經獲得一定立場后,一般是不愿走的。
畢竟新去一地,一切都要重新開始,且風險不定。
但要知道的是,單位不可能一直不變,自己也不可能一直站在最高處。
不如趁自信高漲之時,換個更好的去處,做更大的事業。
.
至于“風險”?
越有信心的時候,就越不在意這個。
.
將要“職場崩潰”,想辭職走人,可經濟不允許,怎么辦?
.
總之,職場崩潰,是為正常。
沒幾個人沒在職場崩潰過,只不過程度不同而已。
如果經濟不允許、能力不允許,那“忍耐崩潰”,就是職場生存的必要一課。
從這“課”畢業后,就是全新的、更優秀的自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