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細胞技術在臨床醫學領域展示了巨大的應用價值
干細胞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的獨特性質,可定向誘導分化為各種類型的細胞,例如胰島樣β細胞、肝樣細胞、骨細胞和脂肪細胞。隨著體外分離、干細胞培養和儲存技術的不斷完善,干細胞技術成為21世紀10大生命科學之首。
因此,干細胞技術被推到醫學改革的制高點,干細胞技術成為國際性戰略必爭的領域。
干細胞技術在全球的發展現狀
歐美及日本等國家和地區均將干細胞技術作為提升國家科技發展的重要戰略,多國已進行科技部署并力推干細胞的臨床應用。據期刊《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報道,全球已超過1000家公司正在開展干細胞及臨床轉化相關的研究。
2017年2月,美國總統在國會演講中表示支持《21世紀治愈法案》,認可干細胞技術的研究及應用,加速干細胞新藥的審批,這樣意味著干細胞新藥可邊進行邊提交審查。而日本則大力發展iPSC(誘導全能干細胞)技術,2018年3月宣布,耗資3.4億美元建造世界首家可商業化臨床級iPSC制備中心。
在剛結束的(第十一屆)2020細胞治療國際研討會上,我國科研人員王教授指出,目前國際干細胞技術發展迅猛,全球干細胞臨床試驗總數達7924個,其中Ⅲ期干細胞臨床試驗總數有791個,約占10%(數據截至2020年6月8日)。此外,全球獲批的干細胞產品已達12個,干細胞種類主要為間充質干細胞。
數據來源:ClinicalTrials.gov;圖片來源:國際干細胞治療會議
我國干細胞技術的發展現狀
我國高度重視干細胞研究及臨床轉化。2018年5月,我國領導人赴北大考察新一代干細胞技術,希望加快干細胞研究轉化應用步伐,盡快將研究成果應用到實際中,為健康中國戰略作出貢獻。
1.政策文件加持
自2015年國家首次將干細胞技術寫進“一三五”國家規劃和“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近年來,支持干細胞技術的政策文件密集發布。政策加持,給了干細胞技術發展的利好環境!
圖片來源:國際干細胞治療會議
2018年11月23日,國務院發布《關于支持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化改革創新若干措施的通知》,首次提出:自貿試驗區內醫療機構可根據自身的技術能力,按照有關規定開展干細胞臨床前沿醫療技術研究項目。并且獲得了廣東省、浙江省、上海市、重慶市、南京市和深圳市等省市的支持與落實。
2.制度管理愈加規范
國內干細胞行業經歷整頓和規范后重入正軌,干細胞作為生物醫學新技術,愈加受到國家的重視,干細胞技術按照制度管理有序規范進行。
2019年,國家衛健委發布《生物醫學新技術臨床應用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和《體細胞治療臨床研究和轉化應用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干細胞技術的臨床研究和轉化應用交由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和國務院藥品監管部門管理,規范和促進體細胞的臨床研究及轉化應用。
2020年2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關于做好2020年干細胞臨床研究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國衛辦科教函[2020]107號),根據要求落實干細胞臨床研究工作要求,加強干細胞臨床研究監管, 推進研究工作規范有序發展。
總結
隨著我國乃至全球的重視與支持,干細胞技術將在臨床醫學中展示了巨大的應用價值!
注:本文由一五零生命干細胞整合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