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前瞻干細胞存儲市場潛力無限,2020年將達...
干細胞又叫做起源細胞,是一類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潛能的原始細胞群體,是可以分化成各種組織器官的祖細胞。它具有自我更新、分化潛能、低免疫原性和良好的組織融合性等特點,被醫學界稱為“萬用細胞”。
作為目前臨床治療中最復雜、最先進的療法之一,干細胞療法在很多傳統手段無法攻克的疾病中讓人們看到了希望。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細胞制劑研發制備還是細胞治療,都離不開高質量的細胞存儲,只有確立了安全、規范、穩定、可追溯的管理體系,才能從源頭上保證制備出符合質量標準的細胞制劑,進一步確保細胞臨床研究和應用的安全性。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了解我國干細胞存儲市場的發展現狀與行業前景。
干細胞存儲行業發展空間巨大
干細胞產業鏈主要分為三個階段,包括上游(干細胞采集與存儲)、中游(干細胞增殖及干細胞新藥研發)及下游(干細胞治療)。
近幾年,隨著政府對科研經費投入力度的不斷加大,我國干細胞行業發展迅速。目前,全國范圍內有近百家不同規模的公司從事干細胞產品的研發、干細胞庫的建立和干細胞及相關產品的銷售,形成了從上游存儲到下游臨床應用的完整產業鏈,行業發展空間巨大。2009年,我國干細胞產業收入約為20億元,2015年已達295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超過50%。預測到2020年,行業市場規模將突破1200億元。
2015-2020年中國干細胞產業規模走勢預測
從整個市場發展來看,相關業務主要集中在產業鏈上游,包括臍帶血造血干細胞、臍帶間充質干細胞、脂肪干細胞、羊膜等干細胞物質的采集及貯存,代表機構有中源協和、北科生物、華夏源細胞集團等。而中下游業務大多處于臨床實驗階段。
與國外相比,我國干細胞行業仍處于起步發展階段,全國整體干細胞存儲率比例不足1%,地區儲存率也不平衡,與發達國家10-15%的存儲率差距較大。目前,我國每年大約增加1600萬左右新生兒,加上二胎生育政策等因素影響,將對新生兒干細胞存儲市場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以10%新生兒存儲率計算,預計中國新生兒干細胞存儲市場規模將達到320 -500億元。
臍帶血存儲業務最為成熟
臍血庫是國內干細胞行業最成熟也最重要的產業化項目,它的全稱是“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庫”,是專門提取和保存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并為患者提供查詢的特殊醫療機構。國家衛生主管部門視之為一種特殊血站。
臍血庫分為公共庫和自體庫。其中,公共庫接受公共臍帶血捐贈,免費保存,支持自用;自體庫收費保存,僅為自用。目前,在全國范圍內只有7家臍血庫獲得國家衛計委頒發的《血站執業許可證》,分別位于北京、天津、上海、廣東、四川、山東和浙江。按我國法律,每個省級區域只有一家擁有國家衛計委頒發的執業許可證的臍血庫。因此,臍血庫意味著企業擁有在這一地區的唯一的合法經營權。
迄今為止,我國臍帶血應用已超過11000例,移植病種從傳統的白血病(如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急性髓系白血病)拓展到神經母細胞瘤、重型地中海貧血病、范可尼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等。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臍帶血造血干細胞的應用前景將更加廣闊。
間充質干細胞是未來發展方向
除了臍血庫外,近年來間充質干細胞存儲業務發展迅速,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其具有多向分化潛能、造血支持和促進干細胞植入、免疫調控和自我復制等特點,被應用到多種難治性疾病的治療研究中,并取得了積極進展。
與其他類型的間充質干細胞相比,來源于新生兒臍帶、胎盤的間充質干細胞更加純凈、原始,細胞的增值、分化及免疫調節能力都更強。截止目前,“中國臨床試驗注冊中心”注冊的臍帶間充質干細胞臨床試驗已超50個,我國通過國家備案的118家臨床醫療機構所備案的干細胞臨床研究項目中,近五成在使用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攻克難癥頑疾。
目前,國內有博雅干細胞庫、華夏源SNCTM生命庫等專業機構正在提供新生兒干細胞存儲服務。相對于臍血干細胞,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具有更強的醫療應用潛能,代表著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結語
干細胞已經成為當今生命科學的前沿和熱點。基于干細胞修復與再生能力的再生醫學,有望解決人類面臨的重大醫學難題,幫助人類實現修復創傷和病理組織、治愈終末期疾病的夢想,引發繼藥物和手術之后的新一輪波瀾壯闊的醫療技術革命。
高質量的干細胞制劑研發制備與干細胞治療都離不開干細胞存儲。當前,干細胞庫的建設已被納入國家戰略性發展規劃中,成為了我國生物產業創新發展平臺建設工程的一環。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相信未來我國干細胞產業鏈會取得更大進展,最終讓更多患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