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細胞科普系列之——干細胞分類
原標題:干細胞科普系列之——干細胞分類
作者:中科西部細胞研究院賬號
干細胞(Stem Cells)是一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潛能的細胞群體。干細胞可以進行自我復制,同時在一定條件下也可以分化成為各種不同的組織細胞,形成人體各種組織和器官。
簡言之,干細胞有兩大基本特性,即自我更新與多向分化。
根據干細胞所處的發育階段分為胚胎干細胞(embryonic stem cell,ES細胞)和成體干細胞(somatic stem cell)。
(一)按分化潛能分:全能干細胞、多能干細胞和專能干細胞
全能干細胞(Totipotent stem cell):即一個細胞可形成一個完整的生命個體。對人體來說這樣的細胞理論上只有從受精卵到桑椹胚時期的細胞。
多能干細胞(Pluripotent stem cell):能分化成幾乎所有細胞類型的能力,如來自內細胞團(ICM)的胚胎干細胞能夠分化形成三胚層中的任何一種細胞,但不能形成胎盤、臍帶等附屬支持組織。
專能干細胞(Multipotent stem cell),也有中文翻譯成多能干細胞。可分化成密切相關的細胞譜系的細胞,如造血干細胞,可分化為紅細胞、白細胞或血小板等血液系統和免疫系統的細胞。
(二)按所處的發育階段來分:胚胎干細胞和成體干細胞
胚胎干細胞(Embryonic stem cell):胚胎干細胞是一種高度未分化細胞,具有發育全能性,可被誘導分化成機體幾乎所有細胞類型,但不能發育成完整個體,不屬于全能干細胞
成體干細胞(Tissue-specific stem cell):成體干細胞是存在于已分化組織中的未分化細胞,遍布機體的各種組織器官,其來源包括骨髓、外周血、角膜、視網膜、腦、骨骼肌、牙髓、肝、腎、皮膚、胃腸道內皮和胰腺等。成體干細胞通常產生某種細胞的前體(又稱前體細胞或祖細胞),其分化潛能遠不如胚胎干細胞,只能分化成其所在組織的特化細胞,是組織器官的“后備軍”。間充質干細胞也屬于此類。
干細胞具有分化潛能,經適當條件下對其定向誘導增殖、分化成相應組織器官,在臨床治療上具有非凡意義,如用于修復損傷組織細胞、替代損傷細胞的功能,或刺激機體自身細胞的再生功能。因此,干細胞的多效應用而得以在醫療領域大放異彩。
間充質干細胞成研究主流
間充質干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是中胚層來源的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項分化潛能的多能干細胞。廣泛存在于全身多種組織中,可在體外培養擴增,并能在特定條件下分化為神經細胞、成骨細胞、軟骨細胞、肌肉細胞、脂肪細胞等。
1
1
臍帶來源的間充質干細胞具有組織來源豐富、細胞原始、增殖能力強和安全無病毒感染風險等優點,可廣泛應用于干細胞抗衰老及多種慢性病的預防及治療。
間充質干細胞在體外培養擴增,并能在特定條件下分化為器官組織所需干細胞等,可用于治療關節病、系統性紅斑狼瘡、勃起功能障礙以及卵巢早衰等疾病。目前,國際上已經有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產品獲批上市。軍康國際擁有成熟的制備間充質干細胞技術,可批量生產高于行業標準的間充干細胞產品,直接或間接幫助廣大患病人群受益于間充質干細胞治療。
干細胞的種類
一直以來,干細胞治療方法被寄予厚望,科學家們期望利用干細胞療法能夠緩解疾病帶給患病人群的折磨,諸如骨髓移植可以為病人重建造血系統和免疫系統,脂肪干細胞能夠修復皮膚皮層結構,促進膠原蛋白和彈性纖維合成功效等。那么同為干細胞,其他類型的干細胞具有那些功效和應用呢?
間充質干細胞
間充質干細胞(MSC, mesenchymal stem cells)是干細胞家族的重要成員,來源于發育早期的中胚層和外胚層,屬于多能干細胞。可分化為脂肪、骨、軟骨、肌肉神經、脂肪、肝等多種組織細胞,是理想的種子細胞,對衰老和病變引起的組織器官損傷有修復作用。
間充質干細胞能夠分化成人體多種功能細胞;補充人體內缺失的細胞,達到人體的動態平衡;修復組織器官功能;恢復組織器官形態;更換病變組織器官。
間充質干細胞作用有美容抗衰;改善亞健康;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
臍帶血干細胞
臍帶血的采集是在新生兒出生以后,取嬰兒端3-8cm臍帶處兩把止血鉗結扎、斷臍,嬰兒被抱走處理,貼近母體端用止血鉗處消毒并將針頭插入臍靜脈,采集臍血。臍血采集不同于傳統的骨髓采集,不需要進行麻醉,無痛、對母體和嬰兒均無副作用。胎盤和臍帶原本在胎兒出生后,就是作為廢物扔掉的,臍血采集是在胎盤剝離前低于臀部采集臍帶血,因此對母體和嬰兒無副作用,屬于"廢物利用,變廢為寶"。臍帶血里頭含有造血干細胞,稱為臍帶血造血干細胞。
臍帶間充質干細胞
臍帶間充質干細胞(HUC-MSCs)臍帶間充質干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指存在于新生兒臍帶組織中的一種多功能干細胞,它能分化成許多種組織細胞。來源于臍帶的干細胞因其取材方便,無道德倫理爭議,可獲取的細胞數量多、增殖能力強、免疫調節作用大,分泌細胞生長因子的總量也非常高,便于擴增和傳代,也無配型、排異等問題,極其適合用于臨床研究和應用,是制備間充質干細胞的理想來源。
1
根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臨床研究數據信息相關研究資料顯示,目前可搜索到超過376項已經完成或正在進行與臍帶干細胞相關的臨床研究中,國內間充質干細胞臨床研究有83項。
脂肪間充質干細胞
脂肪間充質干細胞(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DSCs)是來源于脂肪組織的干細胞,與其它成體干細胞一樣具有增殖和多向分化的能力,在誘導條件下可以分化成為神經細胞、免疫細胞、胰島細胞、肌細胞、肝細胞、軟骨細胞、基質細胞。
脂肪間充質干細胞,取材容易,來源豐富,脂肪中干細胞濃度高出骨髓500倍以上,細胞性狀較其他干細胞培養更加穩定,安全可靠,分化能力強大,在特定條件下可定向誘導分化為各個系統的功能細胞。而且脂肪干細胞不會根據人的年齡增長而活性下降,相對比其他來源的干細胞,脂肪干細胞更加穩定。
皮膚間充質干細胞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也是人體非特異性免疫系統第一道屏障,它被覆于身體表面,由表皮、真皮、皮下組織及附屬器組成。在抵御微生物入侵、紫外線輻射以及防止水分的丟失、調節體溫和維持人的外貌等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1
1 皮膚有極強的修復和再生能力,這與皮膚干細胞的存在具有直接的關系。雖然目前對皮膚干細胞的位置、種類和數量報道不一,但研究較多的主要有表皮干細胞(Epidermal stem cells)和毛囊干細胞(follilar stem cells)。
胚胎干細胞
胚胎干細胞(Embryonic stem cell,ESCs,簡稱ES、EK或ESC細胞)是早期胚胎(原腸胚期之前)或原始性腺中分離出來的一類細胞,它具有體外培養無限增殖、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特性。無論在體外還是體內環境,ES細胞都能被誘導分化為機體幾乎所有的細胞類型。
目前,胚胎干細胞能用于哪些疾病?
1、抗衰老,恢復健康體態
2、心腦血管系統疾病
3、糖尿病
4、肝腎損傷
5、腦及脊髓神經損傷
6、血液系統疾病
7、自身免疫性疾病
8、移植物抗宿主病
9、與造血干細胞共移植治療血液病
10、缺血性血管病
11、肺及其它組織器官纖維化
胚胎干細胞總結
1、分化能力強,表現在臨床就是治療效果好。
2、因為來源早期胚胎,所以獲取的難度大。
3、作為無免疫原性的細胞材料,在治療領域應用廣泛。
4、人體胚胎干細胞研究領域在世界頗具爭議性,涉及人道主義和倫理學方面。
神經干細胞
神經干細胞(NSC)是指來源于神經組織或能分化為伸經組織,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潛能的一類細胞。具有分化為神經元、星形膠質細胞和少突膠質細胞的能力,并足以提供大量腦組織細胞的細胞群。移植入宿主體內的神經干細胞能夠向神經系統病變部位趨行、聚集,并能夠存活、增值、分化為神經元或膠質細胞,從而促進宿主缺失功能的部分恢復。
神經干細胞功效:具有無限增殖、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分泌多種神經營養因子,促進損傷細胞的修復;移植的干細胞可通過分泌生長因子促進內源性神經元再生,促使神經功能恢復,促進心血管的形成;低免疫源性、組織融合性好;神經干細胞移植物在宿主中樞神經系統內具有明顯的生存、遷移和分化能力。
神經干細胞移植價值:在2020的第71屆美國神經病學學會年會上,干細胞療法已作為6大專題之一被提上日程。因此近幾年來,神經干細胞在治療腦梗塞、腦外傷、帕金森、腦出血、腦萎縮、阿爾茲海默病、運動性神經元病、腦癱、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癥(ALS)、運動失調、舞動病、急性感染性多發性神經根炎、小兒麻痹、面癱、末梢神經障礙等多種疾病上都取得了重大進展。目前我國患帕金森超過300萬人,漸凍癥已超20萬人,更有報道老年癡呆人數已超千萬,并且隨著老年社會的加劇膨大,存在高發病率和高普遍性,狀況令人堪憂。
神經干細胞的應用研究關系到全人類對于重大疾病的療愈希望,為了使干細胞更好的應用于實際,需要世界各地的科研團隊的共同努力。
造血干細胞
造血干細胞(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HSC)是生成各種血細胞的最原始細胞又稱造血多能干細胞,存在骨髓以及臍帶血中,是血液成分之一。它具有高度的自我更新、自我復制能力,并能分化為各種血細胞、腺體細胞,最終生成各種血細胞成分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同時又具有進一步分化成各系統組細胞的能力。
目前造血干細胞來源只有四種:骨髓來源、外周血來源、臍帶血來源、胎盤來源。
造血干細胞的功效:HLA(人體白細胞抗原)配型,提高血液飽和度;全面改善心血管系統; 全面提高代謝機能,抵御衰老,具有使體態年輕的作用。
造血干細胞的作用:美容抗衰;使機體年輕化; 對抗放化療的副作用;治療血液系統疾病,如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小板減少等。
文中圖片均已獲版權方授權
本文轉載自其他網站,不代表健康界觀點和立場。如有內容和圖片的著作權異議,請及時聯系我們(郵箱:guikequan@hmkx.cn)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