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龍,會“呼吸”更宜居!
原標題:盤龍,會“呼吸”更宜居!
據悉
截至2021年底
盤龍區已建成
189個海綿型建筑與小區
從金星立交橋出發,騎車沿北京路一路前行至環城北路,沿線的小游園、綠化帶充分利用原來的“小地形”和“微地形”,建成一個個可以收集雨水的“海綿小花園”。“海綿小花園”不僅可保證澆水時水不外流,下雨時還可收集利用雨水,讓綠化帶中的綠植盡情享受雨水的滋潤。
騎車累了,還可到位于環城北路309號附近的小游園休息。小游園內月季開得正艷,坐在小游園長凳上,除能聽風、賞花,還能欣賞盤龍江美景。小游園綠化帶是凹下去的,人行道采用透水瀝青鋪設,雨水落下后可以快速吸收下滲。雨天,人行道干得快,走在上面很有舒適感。
走入盤江東路與白云路交叉口的市民低碳林,低碳林內鮮花盛開,仿佛置身于花海之中。為響應建設海綿城市的要求,該低碳林結合雨水收集利用,采用下凹式建設的海綿城市,為市民提供了一個親近自然、回歸自然的休閑場所,促進人與自然和諧交流。家住聯盟花園附近的周女士說:“出門就是市民低碳林,休閑很方便。”
建設海綿城市,最重要的就是要千方百計留住雨水并加以利用,減少滇池面源污染。盤龍區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16年實施海綿城市建設以來,盤龍區以群眾需求為“引擎”,把牢黨建引領“方向盤”,直擊城市內澇、綠地減少、水體黑臭等痛點,充分發揮節水減排、節水減污,并結合老舊城區改造、城市道路提升改造、易澇點整治等項目推動海綿城市建設。
截至2021年底,盤龍區海綿城市項目建成面積13.99平方公里。其中,建成海綿型公園9個,建成海綿型道路項目10條,滇池流域面山制備生態修復及補植補造項目3個。
一邊是缺水,一邊是汛期大量雨水白白流走,這一現狀,在盤龍區正悄然改變。 截至2021年底,盤龍區共建設海綿型建筑與小區258個,其中已建成189個,在建69個,建成面積7.88平方公里。
千方百計留住雨水,不能讓雨水白白流走。到2022年,滇池流域內各區、開發(度假)區及安寧市,海綿城市建設面積將不少于轄區建成區面積的32%。到2030年,昆明城市建成區80%以上的面積,將達到海綿城市建設標準要求。
? 全是干貨!盤龍區疫情防控資訊匯總,建議轉發+收藏→ ?
盤龍招109人!昆明市2022年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公告
這個主城區面積最大的農貿市場 藏著老昆明的煙火溫情
@全區職工 2022年首屆“幸福盤龍”杯明日開賽,等你來戰!
田野點亮新希望 阿子營奔涌“新動能”
“‘轉作風 看發展’媒體基層調研行”昆明市調研活動走進盤龍
政企同心 相向而行 蹚出盤龍高質量發展新路
來源:掌上春城
▼ 更多精彩推薦,請關注我們 ▼
點分享
點點贊
點在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