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化驗血糖正常,卻被診斷成了糖尿病,這是為啥?
原標題:空腹化驗血糖正常,卻被診斷成了糖尿病,這是為啥?
今天來診患者中有位大媽,早上做完空腹血糖正常,但卻依然診斷為二型糖尿病。大媽特別很納悶,反復詢問,到醫院大家做的不都是空腹血糖嗎?我每年體檢空腹血糖都沒問題,這次也是正常,怎么還被診斷成糖尿病了呢?是不是誤診了?
實際上有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二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呢有兩個血糖值,外加一個很重要的參考值。
第一個 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是指隔夜空腹,即至少8~10小時未喝水和進食,正常人空腹血糖濃度為3.9-6.1 mmol/L。如果空腹血糖濃度高于7.0 mmol/L就可以診斷為高血糖,可以做為確診糖尿病的依據之一。
第二個 餐后兩個小時血糖
餐后兩小時血糖是從進食第一口飯開始,計時兩個小時后的血糖值。正常的餐后2小時血糖為<7.8mmol/L,超過7.8就可以診斷為高血糖,當餐后兩小時血糖在7.8-11.1mmol/L之間時就已經屬于糖耐量異常,是糖調節受損階段,可以診斷為糖尿病前期。如果餐后兩小時血糖大于11.1mmol/L,就可以診斷為糖尿病,而且需要在另外不同的時間復查血糖以證實。只要餐后兩小時血糖大于7.8mmol/L就需要復查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
第三個 糖化血紅蛋白
這是非常重要的參考標準,也叫金標準,我院給患者逆轉治療過程中,重點看糖化血紅蛋白的指標。人體紅細胞內有一個很重要的成分叫血紅蛋白,糖化血紅蛋白顧名思義就是被糖基化的血紅蛋白,血紅蛋白的壽命大概是2-3個月,通過測定糖化血紅蛋白的水平,基本可以近似的反映患者過去2-3個月的血糖水平,它的正常參考值為4.1-6.5%,如果這一指標大于6.5%,說明血糖控制不理想。尤其伴有典型的糖尿病癥狀,并符合任意一項者,即可診斷為糖尿病,如果無明確的糖尿病癥狀,建議再做做復查。
不論是超過了哪個指標,都可以做出診斷,有很多人其實是二型糖尿病,但是他的空腹血糖卻是正常的,如果只盯著空腹血糖,就可能會發生漏診誤診。
就好比開頭所說的大媽,到醫院每次查空腹血糖都正常,但是餐后血糖又高,同時糖化血紅蛋白也高,有經驗的醫生就會發現這就是糖尿病。所以,在體檢時除了檢查空腹血糖以外,其他檢查也要同時做一下,以防延誤病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