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告訴你:造成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動的五大原因

總有糖友來問:會長,我血糖不好,怎么辦?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其實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因為每個人的病情、體質、用藥、飲食和生活習慣都各有不同,不存在標準答案。
血糖不好,通常說的是血糖高,但比持續高血糖危害更嚴重的,其實是血糖波動。
有一位醫生曾經說過一個形象的比喻:如果把人體的血管比作堤壩,高血糖就好比是堤壩里的水,水位慢慢升高,久而久之會淹沒堤壩,造成危害。但如果堤壩里的水,變成了一浪高過一浪的洪水,那么堤壩可能很快就會扛不住了,就此一潰千里。
血糖波動有哪些危害?
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發布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動管理專家共識》是這么說的:
1、 血糖波動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顯著相關——也就是說,如果血糖能保持平穩,心血管疾病就可能遲發甚至不會發生。
2、 血糖波動與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嚴重程度顯著相關。
3、 血糖波動與患者急性心肌梗死事件再發顯著相關
以上幾條是血糖波動對于大血管并發癥的危害。大血管就好比是規模比較大的堤壩,這種堤壩比較堅固,所以也沒那么容易被沖垮,但是一旦被沖垮,危害也是更為嚴重的。
4、 血糖波動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相關危險因素
5、 血糖波動與跟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有相關性(診斷早期糖尿病腎病的指標)
這兩條是說的血糖波動對于微血管并發癥的危害。微血管就好比是比較細小的堤壩,洪水沖毀堤壩往往是先從小堤壩開始,所以糖尿病并發眼病和腎病往往會出現得比較早。
看到這里,性急的糖友會問:血糖波動這么大危害,那該怎么辦?我們需要先分析一下是哪些原因導致的血糖波動。
1、 胰腺β細胞受損,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血糖調節能力下降,所以血糖就容易波動?!?胰腺β細胞功能越差,血糖波動幅度就會越大。
2、 食物吃得太多,或者吃了高升糖指數(通常指食物GI值 >70)的食物,會增加血糖波動的幅度?!@里要注意,低升糖的食物吃多了血糖也會高,高升糖指數的食物適量吃也能做到血糖平穩,所以關鍵其實在食物的總量控制。
3、 使用降糖藥帶來的低血糖,會增加血糖波動。這里附上一個表格,說明一下常用降糖藥對餐后血糖和低血糖的影響。
有些糖友看不懂這些藥物的化學名稱,這里簡單舉例說明,對于沒有列出的藥物,請自行百度。
二甲雙胍——如格華止,國產的品牌更多,不一一列舉。
短效磺脲類促泌劑——如格列吡嗪、格列喹酮。
α—糖苷酶抑制劑——如阿卡波糖。
DPP4抑制劑——如西格列汀、維格列汀、沙格列汀、利格列汀。
短效GLP-1受體激動劑——如艾塞那肽和貝那魯肽。
餐時胰島素或胰島素類似物——如諾和靈R,重和林R,優泌林R,以及諾和銳、優泌樂、速秀霖等。
4、飲食運動不規律、不好好吃藥、情緒波動、壓力大、睡眠不好、酗酒、感染、胰島素不規范注射等多種因素,也會增加血糖波動。
5、應對餐后高血糖的藥物用量不足,也是導致血糖波動的原因之一。
知道了血糖波動的原因,就可以對號入座,然后針對性的去解決問題。治療和藥物的問題一定要去找靠譜的醫生問,生活方面,飲食、運動方面的問題也不要掉以輕心,用自己的健康去試錯。尤其是新糖友,還是需要找到專業的營養師、健康管理師尋求專業建議。
心理問題要盡早尋求心理咨詢,以免拖成嚴重的焦慮和抑郁癥。
特別需要強調的是:餐后血糖高、胰島功能差、低血糖風險高、長病程和高齡的糖友,一般血糖波動會比較大,要重點關注。
尤其是使用胰島素/胰島素類似物或者磺脲類藥物的糖友,因為藥物本身的低血糖風險高,所以更容易造成血糖波動,如果你服用的是這兩類藥物,就需要特別留心去控制血糖波動。
血糖波動可以通過常用的血糖儀來進行評估,這里也給出一個表格,提供給對控制血糖波動有較高要求的糖友參考。(計算方式略復雜,有問題請留言討論)
本文專業觀點和有關表格均來自于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發布的
《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動管理專家共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