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六旬患糖尿病母親放棄治療救尿毒癥兒子圖
原標題:唐山六旬患糖尿病母親放棄治療救尿毒癥兒子圖
母子連心
家徒四壁,唯一的電器是親戚送的
房頂檁條暴露
兒子用的藥
兒子讀的書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紀哲)唐山遷西縣一患糖尿病15年的母親近日毅然放棄了治療,全力挽救已經身染尿毒癥的25歲兒子的生命。“我兒子還那么年輕,只要能挽回他的生命,我自己不算什么…………”老人期盼社會上的好心人能伸出援手,救救自己的兒子。
陷入困境一家人
老人名叫王金美,今年60歲,家住遷西縣興城鎮陳莊子村。近日,記者來到了這個小山村。這是一個純山區村,街道房屋等顯得狹小局促。走進老人的家中,只見家徒四壁,就連最簡單的墻白都沒有刷,屋頂的檁條都暴露著,屋子四處漏風,在數九的冬日里顯得寒意襲人。“前些天冷的時候,屋頂冷得結冰,太陽出來時屋子里直滴水。”老人說。
記者來到時,老人的兒子王鵬蜷縮在靠南窗旁邊一個單人床上的破舊棉被里,臉色又黑又黃。王鵬今年25歲,身高1米78,長得一表人才,病倒前人見人夸。2011年王鵬總感覺腰疼、沒勁,經診斷是慢性腎炎,由于家庭條件有限,這些年來一直靠吃中藥治療。2014年,王鵬全身腫得不成樣子,送醫院確診患上了尿毒癥,目前只能靠血液透析度日。
15年前王金美就得了糖尿病,她說現在眼睛都快看不見了。“現在每天做飯我都看不到,不知道飯菜是咸了還是淡了。”母親只知道,現在兒子吃得越來越少了,不論米飯還是面條,每次只吃一小碗,現在變得又干又瘦,營養不良。今年夏天時兒子體重還有足足70公斤,短短幾個月,現在已經下降到僅有110斤。
王鵬的父親今年65歲了,還在張家口給一個單位看大門,老人歲數大了,總感覺力不從心,前兩年又摔了一次,一直也沒有治好,所以經常腰疼,干不了力氣活。老人想留在家里歇息一下,也可照看一下家里,可家人和親戚們都勸老人,現在家里最缺的是錢,雖然出去掙得不多,但這些錢對這個家庭來說太重要了,可以給兒子做好幾次透析呢。
家里條件不好,這些年來,一直靠親戚接濟幫襯。可自從王鵬確診了尿毒癥,不僅家里花光了所有的錢,親戚們把能盡的力也都用盡了,現在已經無能為力。王金美絕望了,為了給挽救兒子生命留一線希望,她自己徹底中斷了治療,一心撲在兒子身上。
兒子的心愿
記者看到,在王鵬的床頭放著好多書,其中有《會計入門一點通》《會計基礎》《財經法規與會記職業道德》《初級電算化》等——這些書里珍藏著一個青春男兒多么美好的人生夢想啊。
記者問王鵬現在有什么愿望時,小伙子嘴唇哆嗦著,仿佛一下子戳到了傷心處,過了許久才又無精打采地說:“什么想法也沒有了…………”
王金美說,其實兒子總說“想上班”。沒有病倒前,他曾在山東臨沂的一家酒店做經理,那也是這個小伙子意氣風發、一展宏圖的時候。
可現在的困境已經讓王鵬徹底喪失了信心。這個月初,家里的錢徹底花光了,王鵬的透析也被迫停了下來。孩子遠在山東的舅舅牽掛著外甥的病情,急忙從別處湊了幾千元錢打了過來,停了半個月的透析才暫時恢復了起來。“可哪有那么多錢呢?”王金美很發愁,每次血透需要將近600元,現在一個星期透析3次,一個月的口服藥還要花費將近3000元錢。一個月算下來,就要花1萬多元。“這錢花完了,接下來怎么辦?”兒子的病就像一座沉重的大山壓得一家人喘不過氣來。母親每次說起兒子的病就一直默默地淚流。王鵬不愿意看到媽媽哭,“你別哭了…………”他對媽媽說,可媽媽的眼淚就像斷了線的珠子,止都止不住。
現在給王鵬看病,一家人精打細算,本來去縣城醫院透析都應該有家屬陪伴,但去一次一個人光車費就要20元,所以媽媽只讓王鵬一個人去,這樣一次就省下了20元,每周去縣城3次,一個月下來也是筆不小的費用。王鵬每次透析大概需要4個多小時,有時候醫院患者多,等他輸完液已經是晚上八九點鐘了,他就懇請醫生打聽一下哪個病人晚上回家,不住病床,他就在醫院湊合一宿。其實他也想回家,可叫一次車就要50塊錢,他舍不得。
“如果有了錢,我想帶著孩子到北京好一點的醫院去看看,孩子太小了…………”說到這里,王金美的眼淚又默默流了下來。
您想和這個年輕的小伙子成為朋友,鼓勵他與病魔頑強抗爭嗎?您想奉獻一份愛心,助這個困難的家庭一臂之力嗎?王鵬電話: 愛心資助銀行賬戶:郵政儲蓄銀行 戶名:李海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