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這些癥狀,小心是腦卒中!
明天(29日)是第15個“世界卒中日”,今年的主題是“醫體融合,預防卒中”。為了了解腦卒中的相關預防知識,今天(28日)下午,上游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采訪了重慶市急救醫療中心神經內科副主任楊柳,她不僅介紹了運動預防腦卒中的相關知識,還介紹了可以快速識別腦卒中的“中風120識別法”。
及時發現腦卒中很重要
腦卒中俗稱腦中風,是由腦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而引起腦組織損傷的一組疾病,通常分為缺血性腦卒中(即腦梗死)和出血性腦卒中(即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等)兩大類。
腦卒中的黃金救援時間為4.5小時,盡早溶栓可以讓患者有很大幾率恢復正常。為了說明及早發現的重要性,楊柳專門舉了一個近期成功救治的病例:“45歲的患者張某,因突發左側肢體無力伴不能言語,被家屬發現后1小時內呼叫救護車送進了市急救中心。結果經過了靜脈溶栓治療后,張某的癥狀得到了明顯緩解,目前已經能正常上班和生活。”
和張某形成鮮明對比的是36歲的患者楊某,他發生腦卒中的時候,剛好身邊沒人,結果等到被人發現時,已經過了黃金搶救時間。最終經過市急救中心神經內科的搶救,雖然命保住了,但是他未能完全康復——只能坐著輪椅生活了……
楊柳告訴記者:“根據《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2019》,我國總體卒中終生發病風險為39.9% ,位居全球首位。2018年我國居民因腦血管病致死比例超過20%,這意味著每5位死亡者中至少有1人死于卒中,所以及早發現和預防腦卒中非常重要!”
▲檢查雙臂
快速識別腦卒中有方法
如何快速識別腦卒中?楊柳結合臨床經驗,介紹了一種普通人都可以掌握的“中風120識別法”。
這種識別法的1是指用肉眼看一看患者:臉是否對稱,嘴歪不歪。如果臉不對稱,嘴是歪的就有可能發生了腦卒中。2是指讓患者雙臂平舉,查看兩只手臂是否會單側無力,如果手臂抬不起來,就有可能發生了腦卒中。0是指聆聽患者講話是否清楚,如果正常人出現語言障礙、口齒不清的情況,同樣要考慮是腦卒中。
值得一提的是,“中風120識別法”所提到的1、2、0不是多選題,而是單選題——只要出現其中一種,就應當到醫院就醫了。
楊柳還特別提到,即使患者嘴歪是面癱導致,也應當到醫院及時排除腦卒中的可能:“我們在接診的過程中,曾遇到過面癱+腦卒中的情況,所以患者家屬不要因為看到癥狀是無法閉眼、額紋變淺,就認為是簡單面癱,不及時就醫導致更嚴重的后果。”
一級預防要做好
如何預防腦卒中?今年“世界卒中日”提到的“醫體融合,預防卒中”屬于一級預防措施,主要針對發生腦卒中之前的預防。楊柳表示:“腦卒中的確是中老年發生幾率更高,但這并不意味著年輕人不會遭,我們收治的最年輕腦卒中患者只有27歲。現在很多年輕人不良的生活習慣,都容易引發腦卒中,包括抽煙、酗酒、長期熬夜、生活不規律、暴飲暴食、缺乏鍛煉等。其中我們接診的腦卒中病人當中,有八成以上都缺乏鍛煉!”
如何合理鍛煉減少腦卒中幾率?楊柳表示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很重要:“我所說的運動不是為了減肥和塑形,而是通過運動幫助血液循環。所以我建議應當采取健步行、慢跑、爬山等有氧運動,運動時心率保持在120左右。對于缺乏鍛煉的上班族來說,最好先從5分鐘的小鍛煉開始,慢慢增加時長,最后達到每次鍛煉30分鐘,每周不少于150分鐘的要求。在身心疲憊的時候,一定不要冒險鍛煉,疲勞鍛煉可能會適得其反。”
同時楊柳還提到,對于已經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房顫等基礎疾病的市民,在運動的同時還要注意藥物控制:“有基礎疾病的患者,一定要謹遵醫囑,服用降壓、調脂等相關藥物,因為這類人群本來就是腦卒中的高發人群!”
上游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趙映驥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