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明確:絕不允許!
原標題:寧波明確:絕不允許!
穩鏈紓困助企 鞏固經濟穩進提質基本盤
市紀委明確“八個絕不允許”紀律要求
按照市委要求,近日,市紀委常委會專題研究部署,明確“八個絕不允許”紀律要求,推動穩鏈紓困助企和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落實落地,以堅強的紀律保障促進產業鏈供應鏈循環暢通,全力鞏固經濟穩進提質基本盤。
絕不允許有令不行、消極應付。必須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毫不動搖、堅決貫徹黨中央疫情防控總策略和總方針,做到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堅決防止認識不足、準備不足、工作不足,嚴禁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作選擇、搞變通、打折扣。
絕不允許各自為政、各行其是。必須強化全局意識,政策執行堅持區域協同、市內統籌,上下聯動、一體響應,堅決防止配合不密切、協調不聯動、響應不快速,嚴禁搞地方主義,超出規定在重點產業鏈供應鏈、抗疫保供企業、關鍵基礎設施正常運轉以及復工人員返崗等方面設置障礙。
絕不允許空喊口號、落實不力。必須加快落實已經確定的政策,抓緊謀劃增量政策工具,把握好目標導向下政策的提前量和冗余度,保持全市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堅決防止遙控指揮“發號令”、脫離基層“當掌柜”、只提要求不解決,嚴禁政策制訂華而不實、脫離實際。
絕不允許不守信用、兌現不實。必須一體推動上級普惠性政策、市級自主性政策、中長期支持性政策的精準兌現,幫助廣大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提振信心、應變克難,堅決防止作出違背法律法規或無法落實、超出職權職能范圍的政策承諾,嚴肅糾正“新官不理舊賬”,搞虛假承諾或言而無信,對公開承諾的事項不兌現、不落實等行為。
絕不允許辦事拖拉、推諉扯皮。必須聚焦重點難點,注重真幫實扶,提升市場主體獲得感,堅決防止部門間互為前置、互相證明、推諉扯皮,“踢皮球”,讓企業辦事“來回跑”,嚴禁落實政策態度粗暴、方法簡單、敷衍塞責,對服務對象提出的問題簡單說“我不知道”“不歸我管”。
絕不允許口袋政策、抽屜政策。必須加強政策宣傳引導,利用網絡、媒體、政府網站等多種渠道對穩鏈紓困助企政策進行宣傳和解讀,讓所有符合條件的企業最大范圍地享受政策,確保政策普惠度,堅決防止政策看不懂、申報靠腿跑、進度看不到,堅決打通政策“梗阻端”“漏斗處”“消音地”。
絕不允許簡單粗暴、搞一刀切。必須多到基層和生產一線,認真傾聽企業和群眾反映的具體問題,做到積極回應、分類解決,切實維護好企業和群眾切身利益,堅決防止以疫情防控為由,置群眾、企業利益于不顧,對合理訴求視而不見,久拖不決,簡單粗暴,搞“一刀切”,嚴禁隱藏、遮掩問題。
絕不允許清而不親、親而不廉。必須進一步推動構建親清政商關系,鼓勵支持領導干部坦蕩真誠同企業接觸交往,積極為企業排憂解難,做 到“清”而有為、“親”而有度,堅決防止不擔當、不作為、不負責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嚴肅查處接受管理服務對象的宴請、禮品、禮金、有價證券,借機干預和插手資源開發、土地使用權出讓、房地產開發、工程招投標等市場經濟活動,借機在企業搭股經商、違規放貸;嚴查截留挪用、虛報冒領、優親厚友等行為。
通知強調,全市各級各部門黨委(黨組)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對當前形勢的分析判斷和決策部署上來,統一到省委、市委的部署要求上來,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厭戰情緒、僥幸心理、松勁心態,打通政策實施“最后一公里”,切實幫助廣大企業解決“燃眉之急”。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對違反上述要求的,一經查實,從快從嚴處理,嚴格“一案雙查”。對在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中大膽探索、擔當作為、不謀私利的失誤和過錯,按照“三個區分開來”原則,依紀依法給予從輕、減輕或者免責處理。
發布最新公告:
這些情況或將被封號
6月16日,安全中心發布《個人帳號發布違禁品及仿冒品信息處理公告》:
為了維護安全、健康、綠色的平臺生態環境,保障用戶的合法權益,持續打擊各項違法違規行為。
為規范個人帳號的信息發布行為,團隊近期加強了對個人帳號發布違禁品、仿冒品信息行為的打擊清理。
一、發布、傳播違禁品營銷信息專項清理情況
利用互聯網銷售違禁品(如催情迷藥)或違規利用互聯網銷售特定商品(如電子煙),違反了相關法律法規。《騰訊軟件許可及服務協議》《個人帳號使用規范》等相關規則協議也明確約定,用戶不得利用發布違法違規信息。
自2022年1月至6月,通過用戶投訴證據,核實確認后共計處理8790個發布“違法違禁品”營銷信息的個人帳號。
個人帳號不得發布、展示、傳播各類“違法違禁品”營銷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示例:
煙、電子煙
催情迷藥
二、發布、傳播仿冒品營銷信息專項清理情況
利用個人帳號發布、傳播仿冒品信息等行為,根據《騰訊軟件許可及服務協議》《個人帳號使用規范》等相關規則協議,屬于侵犯他人知識產權,是所不允許的行為。
2022年1月1日至6月1日,針對部分用戶利用朋友圈發布仿冒品信息的行為,經品牌方有效鑒定且經審核后,對2.6萬個違規個人帳號采取刪除或屏蔽仿冒品信息、警告、限制或禁止使用朋友圈功能、 封號等處理措施。
記者注意到,官方在6月13日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平臺違法違規行為深度治理的公告》。
公告提到,針對平臺中出現發布欺詐、賭博、色情低俗、違禁品營銷信息等違法違規行為,根據相關帳號的違規嚴重程度進行了階梯式處理。然而,近期通過用戶投訴,發現有部分用戶存在重復違規的行為,例如:
# 警告、限制或禁止使用部分功能后仍繼續開展違規行為
# 封禁后重新注冊新帳號繼續開展違法違規的行為
# 使用多個帳號關聯開展違法違規的行為
# 故意利用各種手段惡意對抗平臺安全策略的行為
對采取技術手段惡意對抗、重復違規
以及違規情節嚴重的帳號主體責任人
也采取了強有力的處理措施
對于多次違規及情節嚴重的違規者將加重處罰,視違規情況采取包括但不限于封禁與該主體所有相關帳號、對確認違規支付賬戶進行凍結處理、并有權拒絕向違規帳號主體提供服務;
對作惡團伙涉嫌違法犯罪的證據線索,提交公安機關進行處理;
對于間接參與,為欺詐等違法犯罪提供協助以及為黑產團伙提供相關犯罪資源等破壞平臺環境的行為,將保留一切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官方表示,希望廣大用戶在擦亮雙眼、避免受騙的同時,積極有效進行投訴,提供更多線索,一旦發現欺詐等不法行為,可通過客戶端入口、小程序提交相關證據信息進行投訴,便于更早發現打擊壞人。
客戶端投訴指引
個人帳號投訴:對話窗口?右上角…?投訴?選擇投訴該帳號的原因?提交投訴證據
群投訴:群聊窗口?右上角…?投訴?選擇投訴該群的原因?提交投訴證據
來源:清廉寧波 安全中心 浙江在線丨編輯:浮笙
覺得信息有用的點點 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