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接力,你我同行獻血中華骨髓庫配型血液網易訂閱
近日,三位志愿者在太原完成了造血干細胞捐獻,快來一起認識一下他們吧!
01
退伍不褪色,救人我在前
10月14日,來自晉中的退伍軍人胡曉程在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完成了造血干細胞捐獻,成為山西省第217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他捐獻的造血干細胞將去挽救一個年輕的生命。
今年31歲的胡曉程是一名電力行業工作者,他經常積極參加單位組織的無償獻血活動。“單位每年都開展無償獻血活動,其間有造血干細胞捐獻的宣傳,我也一直在‘做功課’,看看自己是不是有機會幫到別人。”胡曉程說。2014年,他便登記采樣加入了中華骨髓庫,成為一名造血干細胞志愿捐獻者。
半年前,胡曉程接到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電話,當得知自己與一位血液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時,他驚喜之余也感到十分幸運,毫不猶豫就同意了捐獻。熱情開朗的胡曉程說:“我當過兵,退伍不褪色,能有機會挽救別人的生命我義不容辭,我一定全力配合!”
接下來的高分辨配型和捐獻前體檢也很順利,一切都符合采集要求,在家人的陪同下,經過為期四天的動員準備后,胡曉程開始采集捐獻造血干細胞。隨著血液緩緩流經血細胞分離機,造血干細胞混懸液被分離出來,采集完成后,造血干細胞被立即送往患者醫院。
完成捐獻后,胡曉程還收到來自受助方的一封感謝信,字里行間無不透露著患者一家對胡曉程的感謝之情。胡曉程也一再表示,捐獻造血干細胞是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是一件能救人的好事。
02
感動!關店只為捐獻救人
他,是來自運城的一位普通市民,和妻子一起經營著一家汽修店。他,做了一件不平凡的事,捐獻造血干細胞,為陌生人點燃生命新希望。素不相識的兩個人,因為一段特殊的“血緣”,被緊緊地連在一起,共同演繹一場生命的接力。
10月19日,志愿者蔡國強在太原捐獻造血干細胞挽救了一名血液病患者生命,他是山西省第218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蔡大哥夫妻倆十多年堅持無償獻血,參與志愿服務,為了捐獻造血干細胞蔡大哥特意關閉店鋪,提前到達太原做準備工作。
今年40歲的蔡大哥與妻子共同經營著一家汽修店,每天早出晚歸,自己既是老板又是汽修技工,雖然辛苦,日子卻是過得紅紅火火。忙碌之余兩人還經常參加公益活動,每年定期無償獻血的同時也一同加入了中華骨髓庫。今年7月,蔡大哥接到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打來的電話,得知自己的造血干細胞與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蔡大哥立刻回復愿意捐獻。在等待捐獻的日子里,蔡大哥主動調整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清淡飲食,并堅持運動,把身體調整到最佳狀態。蔡大哥說:“這個配型成功率很低,所以一旦碰上,就一定要去捐獻,想到可以救一個人,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03
一個“準爸爸”的溫暖祝福
在我們的造血干細胞捐獻者中,有工人有教師,有醫護人員有公職人員,還有自由職業者,各行各業的人們都在奉獻自己的愛心。今天的這位——山西省第219例捐獻者身份則稍稍有些不一樣,因為他是一個“準爸爸”。
來自太原的武二斌經營著一所藝術類培訓機構,他還是一位獻血達人,每隔半年便無償獻血一次。2020年2月,全國上下正值抗擊新冠疫情中,聽聞臨床用血出現短缺,武先生便主動前往獻血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在獻血時了解到造血干細胞捐獻,知道這是救人的事,便登記采樣加入了中華骨髓庫。
今年5月份,他便接到了配型成功的電話,經過高分辨、體檢等一系列程序后,武先生均符合捐獻條件,當得知自己能挽救一個人的生命時,他感到非常自豪,他說這是他生命旅程中相當有意義的事情。
在自豪的同時,他還有一絲擔憂——妻子11月就要臨產了,他擔心自己捐獻的時間正好與妻子臨產的時間相重疊。做為丈夫,他應該好好陪伴照顧著妻子,然而武先生的妻子卻沒有這么多顧慮,她毫不猶豫地支持丈夫的選擇,希望他實現救人的心愿。
在打針動員采集期間,武先生和我們說,開始并沒詳細了解捐獻流程,也并不清楚捐獻造血干細胞是否會對身體留下后遺癥,但他認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當一個人擁有十幾萬分之一的幾率可以去挽救一條生命時,這是一件很幸運也很神圣的使命。當然,隨后武先生也通過網絡學習了很多造血干細胞捐獻知識,知道無損健康才是一切工作的前提。
經過一上午的工作,采集中午圓滿結束了,大家在采集室中都滿懷笑容,因為對于那位小患者來說,這是一次新生,我們虔誠的祝福,希望那個男孩的生命之花重新綻放,同時也希望社會上有更多的人來參與進來,溫暖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們。
目前,武先生的身體狀況恢復良好,正滿懷期待著一個即將到來的新生命!我們也祝愿武先生一家健康、平安、快樂!
腳步不停
愛一直在路上
點燃生命的亮光
收獲滿滿的希望
祝福患者,感謝捐獻者
了解更多?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