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細胞療法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機遇
原標題:干細胞療法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機遇
干細胞具有改變細胞對損傷或異常免疫活性反應的特異性能力,可以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1型糖尿病、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克羅恩病、多發性硬化癥等)的診療。干細胞療法通過調節體內免疫系統、緩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進程,甚至達到治愈目的。
近期,一篇“Issues and opportunities of stem cell therapy in autoimmune diseases”文獻發布在《World J Stem Cells》上,文中總結了現階段干細胞療法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進展,分析了干細胞療法在自身免疫疾病領域的機遇。
Semmelweis大學的醫學博士Ferenc Sipos表示,干細胞用于免疫調節的用途是令人鼓舞的,已成為許多自身免疫和自身炎癥性疾病中成功且安全的治療選擇!
干細胞在不直接替換受損細胞的情況下作用于疾病。最初認為骨髓間充質干細胞通過直接細胞替代促進組織再生;然而,這些細胞主要通過旁分泌控制信號刺激組織修復。干細胞具有免疫功能,能糾正細胞免疫失衡,抑制人體過度活躍的免疫應答,減輕對損傷或自身免疫過程的炎癥反應。
關于干細胞應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臨床試驗越來越多,據統計,三分之一的干細胞臨床研究與自身免疫性疾病相關。
在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方面,干細胞能抑制適應性免疫應答,減少T和B細胞活化,減少自身抗體產生。對接受同種異體干細胞的重癥SLE患者進行4年隨訪后,發現近50%的患者出現臨床緩解,總生存率為94%。
2019年1月,八個干細胞臨床研究項目按照《干細胞臨床研究管理辦法(試行)》(國衛科教發〔2015〕48號)的規定完成備案,其中有一項即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治療中重度難治性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臨床應用研究”。
2019年3月,國家科學技術部發布了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受理項目。其中,“異體間充質干細胞治療難治性紅斑狼瘡的關鍵技術創新與臨床應用”項目入圍2019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由此可見,干細胞療法對系統性紅斑狼瘡疾病的臨床應用可期!
在嚴重的難治性類風濕性關節炎中,有兩項關于靜脈移植干細胞的用途研究。結果表明,該方法是安全的,沒有發生嚴重的不良反應,并且觀察到臨床癥狀緩解,干預后3至6個月,外周血中炎性細胞因子水平降低,Treg細胞數量增加。
除了系統性紅斑狼瘡和類風濕關節炎,1型糖尿病、多發性硬化癥等其他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均在臨床試驗中,初步判定療效良好。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干細胞首次被發現,經過深入的研究,發現干細胞具有免疫抑制、免疫調節及維持免疫平衡的特點,迄今為止,已有很多文獻報道了干細胞診療相關自身免疫性疾病,干細胞療法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臨床應用備受關注,作用重大!
————END————
一五零生命干細胞整合發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