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干細胞資源凍存庫將在溫江建成(干細胞凍存價格)
川報觀察記者 石小宏
二十年彈指一揮間。1999年7月8日,一個嶄新的高科技公司——四川新生命干細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成都誕生。這家涉足健康領域的科技企業,從成立那一天起就注定充滿了機遇、挑戰和希望。
今年已年過半百的公司創始人曾永江,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仍然有些激動。
那時,干細胞技術在全球還僅僅是一個開始,“干細胞”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還是一個新鮮的名詞,而選擇這樣一個未知的領域開基創業,應該說既需要勇氣,又需要機遇,更需要獨到的眼光。
“在我看來,醫學可分為中醫、西醫和再生醫學,三醫并存,并走向融合。”曾永江說,“三醫”中以干細胞技術為代表的的再生醫學是新生代,也最具潛力,最有發展空間和前景。
二十年過去,隨著干細胞新技術的不斷發展、創新、應用,四川新生命干細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不僅擁有西部唯一國家許可的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庫,還擁有集干細胞資源保存、科研開發、產業化應用于一體的綜合性干細胞資源庫,取得了國際AABB認證的資質,26項專利,部分干細胞技術已進入臨床先期研究……。如今,他們正如“新生命”一樣,在走過了艱辛、困難后,迎來了嶄新的未來,為人們的健康帶來更多的希望。
創業成為西部首個
有時候選擇是最艱難的。當年,曾永江就面臨著這樣的選擇,一條是繼續當年薪百萬收入的“金領”打工者,一條是走上創業路,建立充滿風險卻也充滿希望的高科技企業。
幾個月的反復思考、海外考察、咨詢專家,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最終選擇了后者。“當時是法國成功進行的全球首例臍帶血造血干細胞移植以及中國醫學科學院輸血研究所的一項臍帶血研究成果深深打動了我,也促使我下定了創業的決心。”而曾永江的這一選擇,既填補了西部地區干細胞技術成果轉化的空白,也讓西部在這一領域的技術開發由此走在全國前列。曾永江說,既然選擇了,就要堅定走下去,哪怕碰到再大的困難。
創業之初的艱辛不言而喻,“那時絕大多數人對臍血干細胞的醫學價值一無所知。我們的工作人員跑遍了一家又一家的婦產醫院,向一個又一個準媽媽講解保留臍帶血的好處,但有時說破了嘴皮也收效甚微。”
2000年的3月,就在公司旗下的“臍血干細胞中心”(四川省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庫前身)運營不到半年時間,一個好消息傳來,華西醫科大學附屬二院(現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使用該中心提供的一份臍帶血,完成了該院首例臍帶血造血干細胞移植,并成功救治了一位白血病患兒,開創了四川臍帶血移植的先河,實現了四川省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從儲存到應用零的突破。
第二年的8月,又一個好消息傳來,四川臍血庫得到了當時國家衛生部的首批批準,與天津、北京、上海、山東、浙江、廣東一道躋身于全國7大臍血庫之一,成為西部唯一擁有國家認可資質的臍帶血庫。
“細數公司的發展,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前10年是專注于臍帶血的研究與應用,”曾永江說,雖然說在這前10年,干細胞技術在血液系統疾病和免疫系統疾病治療方面日趨成熟,但由于人們對新生事物的接受需要有一個漸進的過程,加上科研經費投入大,基本是“年年往里面貼錢”,截止2018年,已經在該領域投入15億元左右的資金。但曾永江還是堅持了下來,用他的話說,我們從事的是健康產業,這中間不僅有企業的發展,更重要的是能為人們的健康盡一份力。
自2000年川內首例臍血移植成功后,在這20年里,他們已面向全國臨床醫療機構提供6000多人次配型查詢,為400多位患者提供適合臨床移植的臍帶血造血干細胞,用于治療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地中海貧血等近20種疑難疾病,挽救了眾多患者的生命。2009年2月23日,更是向澳大利亞紅十字會提供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實現國內臍帶血首次“跨國援助”。
多元化發展滿足市場需求
“后10年,隨著研究的深入,我們先后研發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胎盤干細胞、脂肪干細胞、乳牙干細胞和免疫細胞等,滿足人們不同的健康需求,”對于近年來的科研進步,曾永江如數家珍:2014年,臍帶血單個核細胞重編程為iPSC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2017年,獨創乳牙干細胞分離培養工藝突破了技術瓶頸,處于同行業先進水平,同年,實施了國內首個“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治療卵巢早衰”項目的科研攻關,成功地讓一位成都的患者生下健康嬰兒;2018年,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聯合攻關,首次發現了臍帶間充質干細胞以抑制循環單核細胞治療毒蕈中毒性肝損傷的機制。
2017年8月,公司被國際細胞治療協會(ISCT)接納為正式會員。2019年4月,公司臍帶、胎盤和脂肪來源間充質干細胞的制備、儲存及發放獲得“全球先進輸血和細胞治療聯盟”(AABB)認證,意味著公司細胞產品已達到全球任何一家干細胞臨床機構的使用質量標準,這張“國際簽證”標志著公司的制備、檢驗、儲存技術與國際接軌,躋身全球領先行列。
20年,四川新生命已經成為行業標準制定的重要力量之一。當年,該公司就是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國家標準制定的重要貢獻者,最近,“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庫質量標準建立的實驗研究”又填補了四川省缺乏臍帶源間充質干細胞質量標準的空白,對于規范全國的干細胞研發具有重要意義。
站上西部干細胞技術的高地
“其實,干細胞遠非人們想像的那樣簡單,這中間的技術含量非常高”。曾永江說,干細胞的采集、儲存、復蘇等環節都要經過反復試驗,多方論證,而且幾乎沒有可借鑒的經驗。經過最初幾年的摸索、研發,“臍血造血干細胞采集、分離、凍存、HLA定型的試驗研究”獲得了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其技術水平已從此走在了全國前列。
科研發展最離不開的是人才,20年里,一大批干細胞技術研究人員以及海歸人才聚集在公司的研發團隊,這支有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軍事醫學科學院研究員以及四川省“百人計劃”和國內外干細胞領域知名專家組成的技術專家團隊,使公司具備了實驗血液學、遺傳學、免疫學、分子生物學等多學科的研究與應用能力。同時,“成體干細胞開發應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四川省干細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四川省院士創新工作站”等一系列科創平臺在這里落戶,一項項科研成果隨之“出世”:先后發現了13例新的HLA等位基因獲得了世界衛生組織HLA命名委員會的命名,在干細胞培養、擴增、凍存技術及臨床研究和基因檢測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26項專利獲得了國家正式授權。
“三位一體”構筑未來
今年1月5日,新生命霍普醫學檢驗實驗室在成都正式啟用。依托四川新生命國家(地方)聯合實驗室、干細胞再生醫學研究中心等精良科研平臺及近20年的技術積累,新生命霍普將重點打造孕產及新生兒、血液病診斷、惡性腫瘤及大眾健康領域的特色檢驗項目,最終發展成再生醫學領域精準檢測的中堅力量。
新生命霍普的啟用不僅標志著成都目前最大的民營醫學檢驗實驗室正式運行,也涵蘊著公司的發展向臨床應用延伸的新方向。
“醫學是一個不斷發展、創新的科學,作為再生醫學一部分的干細胞研發也是一樣,它會成為人類繼藥物、手術治療疾病后的又一新方法,這也注定它在為人類健康服務中將會有更加廣闊的前景,”曾永江說到。
當人們現在開始把目光瞄向干細胞時,一直默默堅守不斷深耕20年的新生命干細胞公司已在這類技術研發上邁出一大步。近年來,公司加大了與國內外知名醫療機構的合作攻關,將目光聚焦到干細胞治療卵巢早衰、退行性骨關節炎、爆發性肝衰竭、缺血性腦損傷和各類難治性惡性腫瘤等疑難雜癥上,隨著研究的深入,干細胞在治療這些疾病的臨床研究中已取得了階段性進展。
“今后,我們將以臍血庫和干細胞庫為基礎,不斷伸延干細胞在疾病治療上臨床應用。”曾永江說,不僅如此,在最新的檢測技術加持的下,讓這些新技術惠及更多普通人群。
今年9月,在溫江的成都國際醫學城里,一座占地300畝,投資數億元,由三棟大型主體建筑構成的“干胞科技產業園”已進入收尾階段。這是四川新生命干細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又一新項目,今后這里將由技術服務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和營銷推廣中心組成。
“新項目建成后集資源儲存、科學研究、成果轉化、科普教育于一體,可凍存100萬份以上的干細胞,將成為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干細胞資源凍存庫”。曾永江自豪地說,現有的干細胞基地還將建成以干細胞技術為主的臨床醫院,屆時公司將會把科研開發、臨床應用、醫學檢驗融為一體,為人們提供更多、更好的醫療服務。
“回首20年,新生命公司的許多同仁,把人生最寶貴的年華都獻給了干細胞產業,我們希望我們的努力能為患者點亮生命之光!我們熱愛干細胞,我們也為此而驕傲,”曾永江說。
四川新生命干細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