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過敏相關的高轉氨酶血癥
這是一例新生兒期由深度水解配方導致的肝功能異常。食物過敏相關肝損傷可以無皮膚、胃腸道和呼吸道等常見過敏癥狀,僅表現為持續性高轉氨酶血癥,部分病例需氨基酸配方才能緩解。
病例介紹
患者年齡:10天
患者性別:男
膽汁性嘔吐和便血1天。母孕期與出生未見異常。父親沒有過敏病史,但母親對花粉過敏。
查體:生命體征平穩,體重為2702g,查體未見明顯異常。
腹部X光檢查顯示腸道氣體減少,未見異常。
未觀察到糞便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增多(^6/L),白細胞計數增加14.410^9/L。血小板計數為40910^9/L,血紅蛋白為125 g/L。凝血酶原時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和出血時間均正常。血液生化顯示低蛋白血癥:總蛋白為40 g/L,血清白蛋白為28 g/L。未觀察到轉氨酶水平升高。C反應蛋白陰性。糞便細菌培養呈陰性。在過敏試驗中,血清總IgE低于檢測限。此外,熒光酶免疫檢測顯示,全牛牛奶、乳清蛋白、乳球蛋白和酪蛋白的特異性IgE抗體均為陰性。
皮膚點刺試驗是用人工奶、母乳、生理鹽水、酪蛋白水解物配方奶粉和乳清酪蛋白水解物配方奶粉進行的。嬰兒接受的人工母乳的皮膚點刺試驗最初為陰性,但3小時后出現陽性。然而,母乳、酪蛋白水解物配方奶粉和乳清酪蛋白水解物配方奶粉的檢測結果為陰性。此外,嗜酸細胞陽離子蛋白增加到150 g/L以上。
最初懷疑新生兒有出血傾向,但后來根據實驗室檢查結果顯示凝血功能正常,無貧血,排除了這種可能性。其次,懷疑腸胃旋轉不良等需要手術治療的胃腸疾病,但常規檢查排除了這種可能性。外周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提示牛奶過敏。開始輸液時禁止口服,第二天改善了消化癥狀。根據皮膚點刺試驗結果,在住院第3天恢復母乳喂養。
在住院第5天添加酪蛋白水解物配方奶粉作為母乳的替代品,從住院第7天起僅喂養酪蛋白水解物配方奶粉,癥狀顯著改善。然而,在第14天,嗜酸性粒細胞計數進一步增加至^6/L,天冬氨酸轉氨酶(AST)增加至247 IU/L,丙氨酸轉氨酶(ALT)增加至140 IU/L,GTP增加至263 IU/L,直接膽紅素增加至0.7 mg/dL,表明肝臟受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甲型肝炎病毒抗體、丙型肝炎病毒抗體、巨細胞病毒抗體和單純皰疹病毒抗體,以及EB病毒衣殼抗原IgM抗體均為陰性。超聲檢查肝臟的外觀正常。于是建議將目前的配方奶粉被改為氨基酸配方奶粉。然而,由于患者不愿意服用該配方奶粉,不得不將其改為大豆配方奶粉,據報道,該配方在營養上與水解牛奶配方奶粉相當。改用大豆配方奶粉5天后(住院第19天),嗜酸性粒細胞計數降至^6/L,轉氨酶水平正常(AST,29 IU/L;ALT,35 IU/L)。

【來源:中國網醫療頻道】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