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萬貴婦撐起的美容院要上市了!劉濤代言,人均年消費2萬
來源:財通社
醫美作為當下最火的賽道之一,短短兩年時間內,催生了愛美客等千億巨頭。如今,這家知名美容院也要上市了。
近日,美麗田園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正式沖刺港股IPO。公司為中國最大的日常面部及身體護理服務和第二大的身體及皮膚護理服務提供商。

劉濤代言的美容院
說起這家醫療機構,大多數男性朋友可能比較陌生,事實上,早在2017年,劉濤就已成為美麗田園的品牌代言人。

圖片來源:公司官網截圖
目前,在小紅書上有關美麗田園的種草筆記超過3400篇,眾多KOL博主將美麗田園稱之為“美容界的愛馬仕”、“貴婦級美容院”等。
這家公司到底是什么來頭呢?
招股書顯示,公司于1993年建立旗艦品牌美麗田園,此后還相繼建立了貝黎詩、研源及秀可兒三個新興品牌。
截至2021年末,公司共有全國門店177家,其中有157家店位于一線和新一線城市,是中國身體及皮膚護理服務市場上建立門店網絡最廣泛的公司。此外,公司廣泛的門店網絡還包括160家由加盟商經營的門店。
這些門店主要提供日常面部及身體護理服務、能量儀器與注射服務以及抗衰醫學服務,主要客群為31至50歲的白領專業人士、管理人員、企業家及家庭主婦,其中83%為城市女性。
近年來,中國身體及皮膚護理服務市場正迅速擴大,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該市場規模于2021年達到人民幣5003億元,并預計以8.7%復合增長率于2030年增至10567億元。此外,該市場高度分散,公司是第二大參與者,前五大參與者合計市占率僅1.5%。
7萬“貴婦”人均年消費2萬
在招股書中,美麗田園表示,憑借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全國門店覆蓋率、龐大的客戶群及標準化服務,公司有能力搶占中國身體及皮膚護理服務行業更多市場及增長機會。
數據顯示,即使在疫情的影響下,美麗田園的客戶到店次數由2019年的81.94萬次增長至2021年的105.50萬次,年復合增長率為13.5%,許多顧客在首次光顧后選擇成為會員。
2021年,公司直營店活躍會員超過77356名,較2020年上升12.5%。2021年,活躍會員每年平均光顧門店13.3次,平均消費20832元,相比2020年光顧12.1次及平均消費20151元,保持了增長態勢,當然這些顧客主要為女性。
從業績來看,公司的總收益由2019年的14.05億元增至2021年的17.81億元,近三年純利分別為1.47億元、1.52億元、2.08億元,年復合增長率18.9%。
作為醫美行業的佼佼者,公司的成長確實具有強大的內生性。
但是另一方面,在資本陸續涌入醫美風口的當下,近三年,公司整體毛利率由50.4%下滑至46.8%,其中,2021年同比下降3.8個百分點。主要或源于美麗田園當期按折扣價提供服務套餐,同時向加盟商提供折扣以支持其業務。

作為對比,同行業公司麗豐股份近三年毛利率為84.08%、85.08%、83.05%,不過該公司有研發業務。相比之下,主要提供美容服務的美麗田園遜色不少。
財通社了解到,醫美產業主要由三個環節組成,上游為醫美器械制造商,中游是醫美資訊平臺,下游是醫美機構。醫美行業的利潤集中在上游,中游和下游的進入門檻相對較低,競爭激烈且同質化嚴重,這也直接決定了公司毛利率水平。
一直以來,美容院被認為是“暴利”生意,而一組公開數據顯示,國內200多萬家專業的醫美機構,每年有差不多三分之一的門店關門倒閉,但每年又有大量的新美容院注冊開張,頻率之高令人震驚。美容院雖然服務價格高昂,但實際上利潤并沒有想象中的高。
三年累計退賠逾5000萬
近年來,醫美需求的快速發展遠高于行業管理政策更新的速度,也遠高于醫美企業自覺規范經營的速度。超額利潤誘惑下出現大量“黑醫美”、“水貨假貨”,醫美維權事件或負面新聞經常見諸公眾媒體。
美麗田園的同樣無法置身事外。公司在招股書中披露,2019年-2021年,因服務導致客戶并發癥或身體創傷,以及收到客戶投訴,公司作出的退款及賠償總額分別約為1010萬元、1930萬元及2190萬元,分別占同期收入的0.7%、1.3%及1.2%。
2019年,一名客戶在一家直營店接受眼瞼整形手術約兩個月后因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損害視力,控告美麗田園并要求作出損害賠償。法院最終判決直營店賠償損失10.9萬,理由是手術前未有告知客戶此特定風險。
國海證券研報指出,2017年開始醫美亂想引起國家有關部門高度關注,各項政策法規密集出臺、非法醫美整治行動多次開展,2021年監管節奏明顯加快,2022年為“規范醫美”關鍵一年。從行業協會角度看,醫美行業進入強監管時代,醫美機構于醫美市場有望迎來規范化、健康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