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分泌小腺體,卻讓47歲農婦九死一生

47歲的賀大姐做夢都沒有想到,一次看似簡單的“甲狀腺結節”就診之旅,讓原本能吃能動能睡的她,整整在病床上躺了一年多,還差點要了她的命。
1月29日,通過對癥治療,賀大姐恢復良好,能出院回家過年了。
2020年7月,家住寧鄉黃材鎮的賀大姐在參加“兩癌篩查”時發現有甲狀腺結節,來到省城醫院檢查中,又發現胰腺有個更大的腫物,且性質不明。
在完善相關檢查后,對其進行了“胰十二指腸切除術”,術中快速病理切片提示為胰腺癌可能。
幸運的是,術后胰腺結節病理診斷為“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這結果讓賀大姐一家都松了一口氣,以為多休養下就能恢復如初。
【足上皮膚蛻皮、皸裂(圖1、2)】
但術前情況還不錯的賀大姐,并沒有慢慢好起來,而是相繼出現了腹痛、腹瀉,反復發熱,停經,全身頭發、腋毛、陰毛、汗毛逐漸脫落,乏力等癥狀,連日常行走都非常困難,長期臥病在床。
倍受病痛折磨的賀大姐輾轉于各大醫院之間,但均沒得到明確診斷,且病情逐漸加重,體重從80公斤瘦到40公斤,近半年來還出現全身皮膚蛻皮、皸裂、破潰,家人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今年1月初,賀大姐在家人的陪同下慕名來到湖南省人民醫院內分泌二科找趙新蘭主任就診。
經檢查,趙新蘭主任診斷可能是一名垂體危象的內分泌危急重癥患者。
【通過治療,也長出了新頭發】
隨即在進行一系列生化及內分泌激素評定的同時,立即予以靜脈“氫化可的松”治療,增加患者應激能力,同時加強營養支持及皮膚護理等,并請感染科、普外科、風濕免疫、急診重癥等多學科專家進行全院大會診。
經過一段時間的積極對癥支持治療和精心護理下,患者病情好轉,發熱消退,腹瀉改善,乏力逐漸緩解,連以前光禿禿的頭皮也慢慢長出了頭發。
【通過治療,也長出了新頭發】
更讓她高興的是,終于能下地行走,身上的各處皮膚蛻皮、皸裂、破潰也逐漸恢復成正常光滑的皮膚。
“終于能回家過一個安心年了”出院前夕,賀大姐激動地對著醫護人員說道。
“腺垂體減退癥是因為由于各種原因導致一種或多種腺垂體激素的分泌不足,從而引起甲狀腺、腎上腺、性腺等多種腺體功能減退。”
趙新蘭主任表示,腺垂體減退癥常見于各種垂體瘤、下丘腦病變、垂體缺血壞死等,但該病常常因為起病隱匿,癥狀多樣,早期容易誤診誤治、漏診漏治,造成病情延誤,甚至誘發垂體危象,危及生命。
【出院前,賀大姐與醫護人員合影】
而合適的激素替代治療,為治療腺垂體功能減退的不二之選,只要劑量合適,患者的日常生活基本沒有太大的影響。
趙新蘭主任提醒,內分泌腺是人體非常重要的器官,其分泌的各種激素對維持機體的生長發育、代謝、生殖、運動、衰老及病態等生命活動有著不可替代的意義。
如果發現自己有長時間乏力、閉經、性欲減退、毛發脫落、怕冷和血壓偏低等癥狀,一定要及時就診,以免貽誤病情。
(編輯Rainbow。)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省人民醫院 唐卓 李浪波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