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首個室外“智能健身房”啟用,硬核“黑科技”助力科學健身
德州首個室外“智能健身房”啟用,硬核“黑科技”助力科學健身00:0001:42打開鳳凰新聞客戶端 提升3倍流暢度

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18日訊 免健身費、無時空限制,還配搭定制化運動處方的健身房,您見過嗎?在德州,有一處建在小區里的室外智能健身房開放了,擁有新造型、智能化、云技術、多場景等特點,里里外外透著科技范兒。4月18日,閃電新聞記者來到德州市德城區天衢街道辦事處綠景家園小區進行了探訪。

據了解,室外智能健身房共有10余件器材,全智能化,綠色供電,對外免費開放。最大的亮點就是智能化設計且操作便捷,通過物聯網、云平臺、大數據及運動健康科學等一系列“黑科技”,智能測量居民的身高、體重、心率等健康情況,以科技助力居民運動健身。
德州市德城區天衢街道辦事處宣傳科科員賈婷婷介紹:“居民在每個健身器材上都可以通過掃臉的形式,獲取定制的健身服務。所有的室外健身器材都是利用太陽能電板自動發電,也可以通過居民自身的運動,讓器材產生電力,維持設備的正常運行。”
據了解,健身房還設計了具有運動功能的多彩地面,打造獨特的親子運動空間。地板下面暗藏玄機,繪制了跳遠標尺、數字填字、“跳房子”等功能性訓練圖案,集運動型、娛樂性、趣味性于一體,方便不同年齡段的居民進行針對性鍛煉。
綠景家園小區居民孟憲俊說,“我每天一天來兩次,上午鍛煉一個多小時,下午鍛煉一個多小時,鍛煉的好處我深有體會,現在我的腿可好了。”
綠景家園小區居民韓為超則說,“這個健身房挺好的,給居民鍛煉帶來了便利性,如今社區健身的氣氛更濃厚了,契合了國家提倡的全民健身的理念。”
據了解,室外智能健身房是天衢街道打造“10分鐘健身圈”的首個試點,實現了將健身房從室內移植到室外,從有人管理到無人看守,不僅讓小區“秒變”網紅打卡地,還有效提升了居民運動健身的便利性與舒適性,使社區健身服務更具多元化、共享性、普惠性。
德州市德城區天衢工業園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天衢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史龍告訴記者,“目前,我們正在肖何莊社區、萱蕙公園、學院附小等11處建設智能健身設施,為居民提供更便利、更科學、更智能的多元化運動健身服務,讓更多居民感受到惠民利民的民生工程帶來的益處,切實提高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感。”
閃電新聞記者 劉振 蘇孟雨 趙宇 德州臺 孟曉倩 德州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