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科普場館如何推動這場科普研修活動給出答案
4月15日,由粵港澳大灣區科技館聯盟和廣州科普聯盟聯合主辦,廣東科學中心承辦的2022年科普研修活動,通過線上講座形式順利開展。
本次活動邀請了廣州神農草堂中醫藥博物館常務副館長陳秋娟、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醫師董航等專家做專題報告,旨在加強科普聯盟建設和經驗交流,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科普場館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科普工作持續長效推動。
如何建設特色教育陣地,助力灣區科普繁榮?陳秋娟從中醫藥深厚文化底蘊、科普教育隊伍建設、科普活動高質推動、科普傳播平臺建設等方面闡述。她認為,科普應有底氣、有態度、有創意、有深度。
廣州神農草堂中醫藥博物館常務副館長陳秋娟做報告。
董航則聚焦“規范科普場館疫情防控”等問題對冠狀病毒、新型冠狀病毒特點、變異毒株等知識做了深入科普。
她提出,面對全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形勢及我國本輪疫情特點,疫情防控離不開每個人的堅守,大家要主動接種疫苗,養成良好衛生習慣,豐富預防知識儲備。“由于科普場館的功能特性,人員流動性大,關鍵要從場館環境、防控制度、疫情宣傳等方面著手,堅決阻斷疫情傳播,攜手共抗疫情。”
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醫師董航做報告。
報告結束后,兩位專家與線上觀眾就中醫藥防疫展覽、提高線上科普傳播普達率的秘訣、各類疫苗的功能作用、線下活動開展須考慮的防疫因素等經驗進行深入探討交流,營造了積極互動、真誠交流、共同進步的濃厚氛圍。
此次研修活動讓聯盟單位成員代表和參訓人員對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科普教育活動如何開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進一步強調了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提高了應急科普的認識。今后,聯盟將堅持繼續開展相關研學和培訓工作,切實提升管理和服務效能,為科技館事業高質量發展助力。
采寫:南都記者 楊麗云 通訊員 張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