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診斷是否患有慢性腎炎?哪些飲食能延緩腎炎病情

導讀:慢性腎炎的癥狀并不是很明顯,很多時候慢性腎炎嚴重了,才知道自己患上此病。那么要如何診斷是否患有慢性腎炎呢?慢性腎炎越來越多的人患上,最關鍵的是,許多人并不知道自己患上慢性腎炎。如何診斷才能知道患有慢性腎炎呢?
很多人在生活中不注重身體健康的保健而身患疾病,其中據(jù)調查研究顯示,慢性腎炎的發(fā)病率很高,但是知情率去很低,也就是說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患上了腎炎,這是導致腎炎無法得到控制的主要因素。那么到底該如何來做才能知道自己患有腎炎呢?
診斷是否患有慢性腎炎?
1、起病緩慢,病情遷延,臨床上慢性腎炎的癥狀可輕可重,或時輕時重。隨著病情發(fā)展,慢性腎炎患者可有腎功能減退、貧血、電解質紊亂等情況的出現(xiàn)。
2、慢性腎炎患者可有水腫、高血壓、蛋白尿、血尿及管型尿等表現(xiàn)中的一種(如血尿或蛋白尿)或數(shù)種。臨床表現(xiàn)多種多樣,有時慢性腎炎患者可伴有腎病綜合征或重度高血壓。
3、病程中慢性腎炎患者可有急性發(fā)作,常因感染(如呼吸道感染)誘發(fā),發(fā)作時有類似急性腎炎的表現(xiàn)。有些慢性腎炎的癥狀可自動緩解,有些病例出現(xiàn)病情加重。
4、尿液檢查尿異常是慢性腎炎的基本標志。蛋白尿是診斷慢性腎炎的主要依據(jù),尿蛋白一般在1~3g/d,尿沉渣可見顆粒管型和透明管型。血尿一般較輕或完全沒有,但在急性發(fā)作期,可出現(xiàn)鏡下血尿甚至肉眼血尿。
慢性腎炎有哪些表現(xiàn)?
大多數(shù)慢性腎炎臨床表現(xiàn)可輕可重,或時輕時重。雖然它的基本表現(xiàn)仍然是水腫、高血壓、蛋白尿、血尿、腎功能損害,但由于它的病因和病理表現(xiàn)不同,疾病的表現(xiàn)就多種多樣,如有的病人以水腫起病;而有的病人以血壓升高起病,高血壓特別突出,如果不做仔細檢查,極易誤認為是原發(fā)性高血壓。具體來說主要有:
1、尿化驗異常
蛋白尿:蛋白尿是診斷的主要依據(jù)之一。如果做24小時尿蛋白定量,慢性腎炎患者尿蛋白一般為1~3克。
血尿:血尿是診斷慢性腎炎的另一主要依據(jù),為腎小球源性血尿。
除了蛋白尿、血尿,有的病人還可有管型尿。
2、水腫
大多是眼瞼水腫,或是下肢輕至中度水腫,按壓水腫部位可有凹陷。
3、高血壓
一般是中等度血壓升高,大約為180~150/120~90毫米汞柱,高血壓持續(xù)存在,病人可出現(xiàn)頭暈頭痛等癥狀。腎功能不全時更易出現(xiàn)高血壓,在腎功能衰竭的病人中,90%以上有高血壓。而高血壓損害的重要器官就是腎臟,這樣就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血壓越高,持續(xù)時間越長,對腎臟的損傷越大,腎功能減退越嚴重,預后也越差。
4、腎功能損害
慢性腎炎的腎功能損害呈慢性進行性。
5、病情進展
患者還可以有貧血、電解質紊亂等表現(xiàn)。
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對慢性腎炎患者來說是很重要的。因此,對一些典型病例,不應等一年以上才確診,早期識別很重要。患者自己要提高警惕,發(fā)現(xiàn)尿液、血壓異常和浮腫等應該及時就醫(yī)。如果起病初期高度懷疑慢性腎炎,行腎穿刺通過病理檢查可以得到確診。
護腎方法趕走腎炎:
1、積極根治慢性感染病灶,特別是慢性等,必要時手術根除感染灶。
2、防治鏈球菌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慢性膿皮病等。在發(fā)生上述疾病時,要檢查尿液,了解有無腎炎癥狀的加重,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密切隨訪。
3、避免應用損害腎臟的藥物,如磺胺、氨基糖苷類等。不管看什么病,每次都要告訴醫(yī)師,過去有腎炎病史,提醒醫(yī)生用藥注意。
4、避免受寒受濕:寒冷能引起腎動脈痙攣,加重腎缺血,影響腎炎恢復。潮濕有利于溶血性鏈球菌生長繁殖,易于感染。因而盡可能做到室內(nèi)溫暖,陽光充足,空氣流通。穿衣適當,避免受濕。
5、加強體制鍛煉,增強體制。注意衛(wèi)生,保持皮膚清潔。勞逸結合,遵守合理的生活制度。
6、限制鈉鹽攝入,營養(yǎng)合理,勿攝入過多的葷菜,以清淡蔬菜為主。防止、嘔吐及應用過多利尿劑而使電解質繚亂。人體保養(yǎng)的好壞與延長壽命有直接關系,因此做好腎臟的保養(yǎng)對防止腎功能惡化有很重要的意義。
哪些飲食能延緩腎炎病情?
慢性腎炎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但以青中年為主,男性多見。對于這樣的慢性病,除了藥物治療,飲食調理也是很關鍵的。
飲食對于腎炎的調理是有很大幫助的。那么哪些飲食能延緩腎炎病情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慢性腎炎的飲食:
現(xiàn)代醫(yī)學的研究表明,飲食調理對腎炎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影響。高蛋白飲食可加速慢性腎功能衰竭的發(fā)生,這是因為在腎臟原發(fā)損傷的基礎上,加之高蛋白飲食,就會產(chǎn)生腎小球內(nèi)高血壓,從而導致殘存腎小球的硬化和纖維化。而相反,在臨床及動物實驗中發(fā)現(xiàn),給予低蛋白飲食,則可延緩慢性腎功能衰竭的發(fā)生。因而,合理的飲食調理,對腎臟疾病腎功能不全具有良好的影響,可以減輕腎小球負荷、延緩腎小球毛細血管硬化與腎功能衰竭的進程。因此,對慢性腎炎的飲食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飲食調理:
1、水腫少尿者應限制鈉、水的攝入,食鹽攝入量為1~3 g/d。每日進水量不超過1500ml。記錄24h出入液量
2、每日測量腹圍、體重,監(jiān)測水腫消長情況。低蛋白、低磷飲食可減輕腎小球內(nèi)高壓、高灌注及高濾過狀態(tài),延緩腎功能減退,宜盡早采用富含必需氨基酸的優(yōu)質低蛋白飲食(如雞肉、牛奶、瘦肉等),蛋白質的攝入量為0.5~0.8 g/(kg·d),低蛋白飲食亦可達到低磷飲食的目的。
3、補充多種維生素及鋅。適當增加糖類和脂肪的攝入比例。保證足夠熱量,減少自體蛋白的分解。
腎病是一種慢性疾病,俗話說腎病“三分治,七分養(yǎng)”。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腎病患者除了合理的飲食調理之外還要有正確的日常護理,只有“雙管齊下”才能有效的保證自身更快、更好的恢復健康。
日常護理:
1、適當休息:臥床休息能增加腎血流量,減輕水腫、蛋白尿及改善腎功能,故慢性腎炎患者宜多臥床休息,避免重體力勞動。特別是有明顯水腫、大量蛋白尿、血尿及高血壓或合并感染、心力衰竭、腎衰竭及急性發(fā)作期的患者,應限制活動,絕對臥床休息。
2、進行適當鍛煉,提高機體抵抗力,預防呼吸道感染。
3、遵醫(yī)囑服藥,定期復查尿常規(guī)和腎功能。
4、育齡婦女注意避孕,以免因妊娠導致腎炎復發(fā)和病情惡化。
(參考網(wǎng)站:99健康網(wǎng)、家庭醫(yī)生在線、養(yǎng)生網(wǎng))
特別聲明:本文為網(wǎng)易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作者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觀點。網(wǎng)易僅提供信息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