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領先“納米機器人”發布!院士縱論大灣區納米產業建設
原標題:全球領先“納米機器人”發布!院士縱論大灣區納米產業建設
“小納米”撬動大產業!全球首個在活體內遞送藥物的“納米機器人”,能實現長效抗菌的納米材料,可以減緩近視發生的納米護眼燈……在7月17日舉辦的粵港澳大灣區納米產業創新高地院士咨詢會上,一批納米“黑科技”成果正式發布。同日,“中國納米25人”院士高峰論壇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趙宇亮等二十位兩院院士出席并作主題報告,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納米產業創新高地建言獻策。
88項國際領先成果發布,納米機器人受矚目
粵港澳大灣區納米產業創新高地首批發布的成果,包括88項國際領先納米科技產業化成果,具有廣泛應用場景和廣闊市場空間。其中,納米機器人是最引人矚目的“黑科技”成果之一。據介紹,醫用DNA納米機器人可以直接通過靜脈注射,直接釋放內部載帶藥物,使得抗腫瘤藥物只針對特定腫瘤細胞產生作用。同時醫用DNA納米機器人可直接體內降解,毒副作用非常低。
醫用DNA納米機器人
除此以外,納米技術在射頻領域的前沿應用5G濾波器,目前在黃埔區、廣州高新區已實現量產。廣東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納米科技創新研究院(廣納院)5G濾波器項目于2020年12月底在位于黃埔區、廣州高新區的“中國納米谷”投試產,刷新了年內實現立項到投產“黃埔速度”,創新了國家戰略性產業的產學研一體發展的“黃埔模式”。
粵港澳大灣區納米產業創新高地院士咨詢會暨“中國納米25人”院士高峰論壇在廣州黃埔區、高新區舉行
“中國納米25人”前沿縱論大灣區納米產業方向
同日舉行的“中國納米25人”院士高峰論壇邀請了我國納米科學和相關科學領域院士專家20余人、產業投資領域嘉賓10余人,圍繞“粵港澳大灣區納米產業創新高地建設”這一主題展開熱烈討論。
中國藥學會理事長孫咸澤指出,納米生物醫藥應用前景廣闊,有望推動中國產品走向國際。中國科學院院士顏德岳表示,希望粵港澳大灣區納米產業創新高地搭建前沿科研平臺,更好地發揮科研職能。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和生建議,納米產業創新中心的發展要和大科學裝置平臺密切結合,解決產業化過程遇到的問題。中國工程院院士、澳門科技大學原校長劉良建議,創新高地應面向港澳,創立粵港澳大灣區納米科技離岸創新中心。
納米產業創新聯盟戰略合作簽約 推動生態共生共長
在活動上,粵港澳大灣區納米產業創新聯盟戰略合作正式簽約,納米產業聯盟邁入了新進程。該聯盟由粵港澳大灣區納米領域龍頭企業、重點研究機構等創新主體共同發起,探索建立創新合作機制,引導納米產業鏈上、中、下游企業協同發展,共建粵港澳納米產業協同創新生態。
此次參與戰略合作簽約的企業包括來自納米技術研發生產、電子信息科技、金融、安全生產等行業。未來,廣納院與聯盟企業將在外骨骼科技、智慧黑板、納米抗菌、納米涂層技術、波導顯示、量子點等領域進行聯合研發,同時,建立納米產業基金,提升金融與科技雙融互促,共同為納米科技企業賦能。
粵港澳大灣區納米產業創新聯盟戰略合作簽約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主任趙宇亮指出,黃埔區和廣州高新區為何在納米技術領域產出如此多的成就,歸根到底是成果轉移轉化這一創新鏈關鍵環節。
黃埔區、廣州高新區打造了高規格的載體,建設了廣納院總部園區,并規劃了1.1平方公里的中國納米谷,集聚了超百家納米領域創新型企業,建立起“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園”的全生命周期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孵化了以5G濾波器為代表的一批重大產業項目,設立了大灣區納米產業發展基金,出臺了國內首個納米產業專項政策“納米10條”,設立首個省區聯動“納米科技”重點專項。
下一步,黃埔區、廣州高新區將以建設納米產業創新高地為契機,全面打通科技創新鏈,加速聚集高端納米科技人才,推動納米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全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納米產業創新高地核心區。
(來源:黃埔區委宣傳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