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心理輔導課、設計心理調查問卷……針對返現復學的初三學子,上大...
“(負面的)核心信念和預設是相當根深蒂固的,它們往往難以挑戰和改變,任何質疑它們的證據都會被忽略。如何‘更新’我們的核心信念?可以通過以下方式……”
這是一堂心理輔導課,名為“調整思路,遇見更好的自己”,由上海大學附屬學校(以下簡稱“上大附校”)的心理教師趙霞為初三學子們帶來,而這,也是該校初三學生復學后的第一節心理輔導課。
“以前,我們會在一個大教室上心理課,現在為了確保學生不聚集,就由心理教師進入每個班級,進行走班授課。”副校長萬矚表示。
萬矚稱,復學前,學校就對學生的心理情況進行“摸底”工作,了解了學生對于復學生活的期待與擔憂,并針對學生可能出現的心理問題做了預案,為后續學校開展心理工作做好準備。
“調整思路,遇見更好的自己”一課,就是心理教師趙霞根據“摸底調查”結果,而提前準備好的一節課,旨在幫助同學們借助身體放松練習體驗、借助對自己想法——情緒——行為之間的相互影響的理解,尋找到調整自己的契機與信心,從而擁有更好的心理狀態。
接下來的兩周,針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工作,上大附校也有不同安排:
“我們計劃在第一周結束后,以問卷的形式,對每個班級進行心理調查,進一步評估學生開學一周的適應情況,為后續心理工作做好準備;第二周,我們則會在各班分別開展相對安全、平緩的團建拓展活動,幫助學生愉悅身心。目前,心理老師、體育老師以及班主任已經在做進一步的細節商討,保證活動的順利開展。”萬矚表示。
趙霞稱,現在,沙包宣泄室、沙盤游戲室、智能型身心反饋運動調試系統等,都已準備就緒;而對于部分有特殊情況的學生,班主任及導師也都給予充分的關心與關注。
“另外,我們還給全體返校教師做了簡要講座。”趙霞表示,她在講座中,指導教師們如何留心學生的心理行為線索,以及如何及時甄別出需要更多關心與陪伴的學生,并提供了一些安撫學生的簡單行為,以供老師參考借鑒,從而幫助舒緩學生情緒,營造溫馨的學習與生活氛圍。
“我們希望,大家凝智聚力,幫助初三學生們擁有一個更好的心態,迎接中考。”最后,萬矚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