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科病人常用藥的注意事項
原標題:消化科病人常用藥的注意事項
消化科病人常用藥的注意事項
消化科病人由于病情需要,往往會遵醫囑使用一些消炎、止血、降低門脈壓、抑制胰液分泌甚至是免疫抑制劑等藥物,那在使用這些藥物時我們該注意些什么呢?【以下僅為科普,并非產品推薦】
1
消炎藥:頭孢類、喹諾酮類
常見藥物名稱:
頭孢類:頭孢一至四代、拉氧頭孢
喹諾酮類: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依諾沙星
注意事項:
1.喹諾酮類藥物有滴速限制,輸注時切勿自行調節滴速。
2.使用消炎類藥物可能會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反應,如癥狀嚴重請及時就醫,告知醫生。
3.注意有無過敏反應,如出現皮疹、皮膚瘙癢、胸悶、氣促等癥狀立即告知醫護人員進行處理。
4.定期檢測肝腎功能、血常規。
2
止血藥
常見藥物名稱:
維生素K、止血芳酸、止血敏、巴曲酶、凝血酶、凝血酶原復合物、人凝血因子VIII等
注意事項:
1.輸注時滴速不可過快,不可自行調節滴速。
2.使用時如出現惡心、嘔吐、腹痛、食欲不振等胃腸道反應,及時告知醫生。
3.輸注時如出現注射部位疼痛、皮膚紅腫等,及時呼叫護士。
4.使用藥物期間,需定期監測凝血功能,觀察有無血栓形成的傾向。
5.使用藥物時如出現皮膚瘙癢、皮疹、心悸、胸悶、腹痛等過敏反應,應立即通知醫護人員進行處理。
3
生長抑素
常見藥物名稱:
抑索、善寧、思他寧
適應證:
1.適用于嚴重急性食管靜脈曲張出血。
2.嚴重急性胃或十二指腸潰瘍出血,或并發性急性糜爛性胃炎或出血性胃炎。
3.胰腺外科手術并發癥的預防和治療。
4.胰、膽和腸瘺的輔助治療。
5.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輔助治療。
注意事項:
1.注意輸注部位情況,如出現紅腫、疼痛、針刺感或灼燒感時,及時告知護士。
2.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患者,定期檢測血糖濃度。
3.連續給藥不間斷,不得自行關閉藥液。
4.輸注相關藥物可能會出現面紅、惡心、嘔吐、眩暈、腹脹等癥狀,及時告知醫護人員。
5.本藥有嚴格的流量控制,病人及家屬不可隨意調節補液滴速。
4
免疫抑制劑
常見藥物有:
鈣調素抑制劑:環孢素酶A、FK506
增值信號抑制劑:西羅莫司
抗代謝藥:硫唑嘌呤、嗎替麥考酚酯
皮質類固醇:潑尼松、潑尼松龍、地塞米松
注意事項:
1.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機體免疫力減低,容易導致各種菌群感染,日常生活尤其要注意預防感染,避免去人多場合或注意佩戴口罩,避免受涼等。
2.定時檢查口腔、皮膚、大便性狀,注意口腔、皮膚的清潔。
3.定期監測體溫、尿量等變化,注意區別和發現藥物的腎毒性及腎移植排斥反應,如尿少、體重增加等。
4.使用免疫抑制劑會出現惡心、厭食等胃腸道反應,應進食柔軟細致,色香味俱全的食物以增進食欲。
5.備孕、懷孕請在醫生的指導下慎用該藥物。
6.定期檢測肝腎功能、血常規、T細胞,同時復查有無罹患腫瘤的征象。
本文轉載自: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消化科
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系我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