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種超級細菌 如何做好預防
物質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的同時,各種疾病也是沒有消停,依然對于我們的健康構成威脅,這不12種超級細菌出來了,對于它們及時預防很關鍵。近年來關于超級細菌的新聞不斷的出現,最近世衛組織發布了一份超級細菌清單,賦予盡快研制新的抗生素。超級細菌十分的可怕,那么我們如何預防超級細菌呢?
世衛組織列12種抗藥“超級細菌”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世界衛生組織(WHO)前日發布一份列有12種超級細菌的清單,指這些病原體對抗生素產生耐藥性,對人類健康構成最重大威脅。
世衛組織呼吁藥廠盡快研發新型抗生素應對,否則未來化療、器官移植,乃至剖腹生產及髖關節置換等手術,均可引起致命感染。
世衛將12種細菌需新型抗生素的迫切性分為3級,分別為嚴峻、高及中等,其中鮑氏不動桿菌、假單胞菌及數種腸桿菌擁有多重抗藥性,包括對被視為抗生素“最后防線”的多黏菌素,且可引發致命肺炎或敗血癥,因此被列入嚴峻級別,最迫切需要研發新型抗生素。
其余在清單上的細菌,抗藥性亦越來越強,包括引起淋病的淋球菌和引起食物中毒的沙門氏菌等。這些細菌能將遺傳物質傳至其他細菌,令其他細菌均具抗藥性。
{page}
超級細菌的傳播
1.經血傳播:如輸入全血、血漿、血清或其它血制品,通過血源性注射傳播。
2.醫源性傳播:如醫療器械被乙肝病毒污染后消毒不徹底或處理不當,可引起傳播;用1個注射器對幾個人預防注射時亦是醫源性傳播的途徑之一;血液透析患者常是乙型肝炎傳播的對象
3.性接觸傳播:近年國外報道對性濫交、同性戀和異性戀的觀察肯定證實。
4.胎源性傳播:如孕婦帶毒者通過產道對新生兒垂直傳播。
5.昆蟲叮咬傳播:在熱帶、亞熱帶的蚊蟲以及各種吸血昆蟲,可能對病毒傳播起一定作用。
超級細菌的預防方法
1.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濫用抗生素,是預防超級病菌流行的最重要的手段。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控制或減緩細菌耐藥性的產生,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公眾應慎重使用抗生素,對抗生素的使用要堅持“四不”原則:不隨意買藥、不自行選藥、不任意服藥、不隨便停藥。
2.注意個人衛生,尤其是正確洗手,加強身體鍛煉,合理膳食,注意休息,提高機體的抵抗力。
3.如果去醫院探視VRE感染的患者,應聽從醫院有關人員的指導,做好消毒、隔離工作,避免因探視而感染此種疾病。
4.自身免疫力是最好武器:由于“超級細菌”難以治療,對付它最好辦法是防御。
在生活中要想抵擋細菌的侵襲,良好的個人生活習慣不可缺少,其次也要積極的學習相關知識,做好預防和阻止傳播,從而保障自己的身體健康!因為不同的細菌感染有不同的癥狀,而超級細菌不會產生新的疾病,只是對抗生素沒有反應了,所以比如說原來這種細菌感染是什么癥狀,當它轉化成超級細菌時,它仍然是這種癥狀,只是較難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