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配人生等于高消費? 是時候逃離“暴花戶”
愛自己也是有前提的,像很多的廣告語一直誘導著大家。“愛自己就要舍得給你自己花錢”“不涂口紅的女人,是沒有未來的”……如今我們經常能聽到、看到如此蠱惑人心的廣告。
據統計,在一二線城市中,有 70% 以上的年輕人都曾用過分期付款消費;90 后人均負債 12.79 萬元。有太多年輕人,吃穿用度追求名牌,背后卻是巨大的負債。很多年輕人正被各種“買買買”以及觸手可及的分期誘惑所裹挾,難以保持一種清醒的認知。這就像是泡在溫水中的青蛙,當水溫一點點上升的時候,它們不但沒有逃離,反而還享受著溫水中的快感。自以為很安逸,實際危機重重,最后,只能是在快樂中被煮熟。
經常聽到有人說起“高配/低配人生”,許多人又很容易把高消費等同于高配人生。過別人認為體面的生活,買別人說好的東西……“讓自己感覺良好”可能是“買買買”甚至哄搶的最底層的心理動因。其實,高配人生是一種生活方式,而不是一種消費方式。節儉不是讓我們過度省吃儉用,而是要尊重物品,物盡其能,擁有你真正需要的。
人這一生,讓我們引以為豪的不是買過什么,穿過什么,用過什么,而是經歷了什么,成就了什么,看過了怎樣的風景。所以,千萬別把“愛自己”等同于“多消費、高消費”,尋找適合你的生活方式,過自己想過的人生,才是高配。
請謹記:活得簡單才高級,活出自己方高貴!
據統計,在一二線城市中,有 70% 以上的年輕人都曾用過分期付款消費。年輕人買得心安理得,欠得光明正大。但越是在這樣的時刻,年輕人就越該保持一種清醒,越要遠離這種太容易獲得的快感。別讓你的青春,被這虛無縹緲的物質欲望給毀了。
九妹
據統計,在一二線城市中,有 70% 以上的年輕人都曾用過分期付款消費。我特別想要懟一懟分期付款這個看上去如此便捷的方式,實際上暗藏殺機。
對于很多人來說,分期付款并不能讓他們利用紅利省一筆錢,反而很容易陷入泥坑。有句話說得好:你分期時有多爽,還款時淚就有多咸。
分期消費省錢,只不過是“看上去很美”
只要你購物,商家就變著花樣鼓動你分期。購物時,各種 0 息分期的廣告,不斷誘惑你去“買買買”;付款時,一鍵分期的按鈕,只要額度夠就能分期;刷卡后,立馬就有短信提示,你可以選擇快速分期;還款時,也有賬單分期的選項,告訴你還款不必太辛苦……如此大張旗鼓、循序善誘,就是為了能在你身上賺錢。因為,看上去 0 息的分期,實際上真得——很貴。
雖然,在分期的時候,金融機構都會強調沒有利息,但依舊會收取手續費,其實就是變相的利息。就拿某款手機來說,在官網它的售價是 9999,如果你分 12 期,每個月的還款 895.74,總還款額就是 10748.88,手續費就是 749.88。按照分期的宣傳,一年手續費只有 7.5%,就算是利息也是很低了。但如果你相信了,就太天真了。
因為你每個月都在還款,欠款一直都在減少,在最后一個月的時候,本金就只有 833.25 元了,但手續費還是按照欠款 9999 元來計算的。筆者專門請教了在銀行工作的同學,結果一算才知道,其實真正的月利率是 1.13%,真正的年利率是 13.57%,都快接近 15% 了。
你以為分期很劃算,實際上都快直逼高利貸了。而且,還有很多銀行,哪怕你中斷了分期,想要一次性還清,手續費該收的還是會收,而且一分錢都不少。
曾看過一組數據,靠著這種分期業務,某銀行在一年的個人貸款業務就達到了 5454.07 億元。
這下你明白了,為什么這些金融機構,總是變著法子讓你來分期,還不是因為這中間的利潤很可觀。明面是讓你提前實現夢想,暗地里是業務員的業績有了保障。
分期付款好還,心中欲望難填
也許,你會說,沒有利息、沒有手續費的分期,就是白借錢給你花,這樣的機會千萬不能錯過。即使如此,我還是不會去使用分期。因為你一旦嘗到了分期的甜頭后,日后哪怕有了利息和手續費,你還是會去分期的。
經濟學家 Prelec 發現,人們在用信用支付時,能夠體會到強烈的“消費快樂”。這種拿別人錢買買買的快感,很容易感到一種痛快。雖然,還款時會肉疼,但比起買單時的快感來說,根本就算不上什么。
很多女孩子都喜歡買一些好東西犒勞自己。因為工資不高,為了早早用上心儀的東西,于是開始用分期。“提前實現愿望,壓力還可以分攤,這多好!”只需要一點錢,就能用上很多好東西。很快,她們就陷入了分期的自嗨中。一開始,她們還會在意手續費,后來索性不管了,覺得多花一點錢也值。
在心理學有一個名詞,叫“棘輪效應”,就是指人的欲望會不斷膨脹,一開始只是要一支口紅,后來想要的是整個色號的口紅了。很多商家就是利用人的這種心理,先用 0 息 0 手續費讓你嘗個甜頭,等你欲罷不能時,就開始漁翁得利,坐收手續費了。
所以,千萬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力想得有多么強大。很多時候,我們不過就是池塘里的小魚兒,明明都已經看到了同伴因為一時貪心喪命了,可是當魚鉤下來的時候,還是會毫不猶豫地咬上去。
你不僅是花明天的錢,還在斷明天的路
也許你會說,人生的樂趣就在買買買,那我也勸你不要依賴分期。
在貼吧上看到這樣一個故事:某網友準備買房,定金交了、合同簽了,結果房貸批不下來,最后房子沒買成,白白損失了幾萬塊錢。
銀行拒貸的理由是,她的征信不好。該網友挺郁悶的,之前有刷信用卡的習慣,雖會分期,但每次都是按時還款,怎么征信就不好了?
分期實際上是屬于貸款,如果借款機構是正規的銀行、金融機構,那征信報告上就會體現為貸款。但如果,你是買手機、美容、上英語課辦了分期,那你欠的大多都是一些民間的小貸公司,它們不僅利息高,在征信上還顯示為小貸,這比正規銀行要更損耗一點。
而且,很多時候每辦一次分期,征信上都會有一次查詢記錄。所以,哪怕你是按時還,但對于審核人員來說,他會覺得,你得多窮啊,就連幾千塊錢的東西都買不起,還要分期才能還得清。不良征信需要 5 年才能消除,一般房貸參考的都是五年內的記錄。
不要以為自己以后不買房,征信沒有什么關系,等到你用征信的時候,那時后悔也晚了。
不要被物質迷惑,是時候該逃離“暴花戶”
網上有一個新詞“暴花戶”。指的是一些人,本身沒有什么錢,但特別敢消費,經常莫名其妙地就能花掉一大筆錢。這些人之所以這么敢花,最主要的就是整個社會都在鼓吹買買買。
“包能治百病,如果一個包治不好,那就買兩個”“不涂口紅的女人,是沒有未來的”……
身處這樣的環境下,年輕人買得心安理得,欠得光明正大。這就像是泡在溫水中的青蛙,當水溫一點點上升的時候,它們不但沒有逃離,反而還享受著溫水中的快感。自以為很安逸,實際危機重重,最后,只能是在快樂中被煮熟。
這就是現在一些年輕人的現狀,被各種買買買裹挾,被觸手可及的分期消費所誘惑。但越是在這樣的時刻,年輕人就越該保持一種清醒,越要遠離這種太容易獲得的快感。別讓你的青春,被這虛無縹緲的物質欲望給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