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克星 開啟健康之門的金鑰匙
遼寧省政協原常委、發明家、民營企業家張永才先生講述健康中國戰略理念與前景 梁東陽攝
《2017年中國健康報告》指出:中國全面爆發健康危機,中國亞健康人口已超過9億,三高人群已有3個億,死亡率占比30%,而且“三高癥”正呈現逐年輕化的態勢。中國科技實業家、百項專利發明人張永才,攜手日本醫科大學世界著名健康專家、日本皇室內閣保健顧問、東京大學世界著名微電子專家,研發成功新一代高科技保健產品——“微電子共振保健芯片”,并將傳統中醫穴位理論與世界先進現代科技生物微電子芯片技術突破創新結合,配合純植物提取液特種技術,開啟健康之門,為世界三高人群帶來福音。
“代謝綜合癥”大國迎來希望與曙光
“2017國際健康論壇”公布,國人15%基本健康,15%不健康,70%亞健康,亞健康人口已超過9億。2015年國家發布的《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報告顯示:中國的超重和肥胖人口已達2.8億,高血壓人口1.8億,血脂異常人口1.8億。
三高(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俗稱“富貴病”,作為“代謝綜合癥”在國際醫學領域又被稱為“死亡三重奏”,宛若慢性癌癥,嚴重影響億萬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吞噬著生命尊嚴,造成國家巨大生產率損失和國民經濟負擔。其中,高血壓是全球重要死因之一,2014年統計全球約770萬人死亡歸因于高血壓。在中國有50%的心血管慢性腎病、糖尿病患者死于高血壓。另外,我國糖尿病現患人數已經超過1億,全國糖尿病患病率約為4%,全國大城市糖尿病患病率高達6.25%,上海糖尿病患病率更高達8.6%,近30年糖尿病患病率增加了8倍。
據“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現狀”調查報告表明:我國居民慢性疾病發病率正呈快速上升趨勢,其中“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患病率上升迅速。更為可怕的是,“三高癥”和糖尿病不只存在于高齡人群,業已成為很普遍的疾病,逐漸威脅年輕人的健康。據權威數據顯示,我國“三高癥”和糖尿病發病群體日趨年輕化,青少年糖尿病已占全部糖尿病人數的5%,并且每年以近10%的幅度上升。中國30~50歲的高收入者未老先衰,其平均生理年齡要比自然年齡大10~13歲。大部分中青年白領都處于亞健康狀態。雖然近幾十年,三高癥的知曉率、控制率、治療率有明顯改善,但患病率仍高于28%,呈升高趨勢。
從分子生物學的角度來講,人類所有疾病的發生都是機體細胞代謝障礙、體內循環不暢的結果。就這一問題,大健康產業領軍人物、中國健康部署戰略的踐行者、百項專利發明人張永才2014年開始與日本醫科大學世界著名健康專家、日本皇室內閣保健顧問、東京大學世界著名微電子專家團隊攜手合作,忘我犧牲、大膽創新、勤奮研發,2017年新一代高科技保健產品——“微電子共振保健芯片”正式問世,成效顯著,為三高人群帶來曙光和希望。
大愛無疆,“健康中國”戰略部署踐行者
總書記出席中國衛生與健康大會時強調指出,“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為重點,加快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打下堅實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把“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擺到重要地位,提出“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康”的重要論斷,提出必須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把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提升到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新思想和新高度。
作為民營企業家、遼寧省政協原常委張永才先生,有著堅定的黨性、悟性和為民服務犧牲的精神,堅守中央“大健康”理念,緊跟中央健康發展部署,響應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號召,勇于承擔社會責任,投入巨大財力、精力和物力,結合我國衛生與健康發展國情,秉持著惠利于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與時俱進、大膽突破、改革創新、敬業奉獻,將中國傳統中醫理論瑰寶與世界高科技微生物電子芯片技術實現結合,用3年的時間與世界級實力強勁的醫療科研團隊反復驗證,攻克了三高不可攻破的世界性難題,研發出惠及全民健康的福祉產品——“微電子共振保健芯片”!
廣州高科技成果展示會現場 梁東陽 攝
健康是生命的基礎,是成長的前提,是幸福的起點。“微電子共振保健芯片”采用逆向思維,反向尋找病源,將傳統中醫穴位理論與世界先進現代科技生物微電子芯片技術突破創新結合,配合純植物提取液特種技術,不打針、不吃藥,無痛、無毒、無味,直接從穴入體的生物原理。手表、手環、項鏈設計方便穿戴,強腎保健、疏通循環,對糖尿病、高血壓、心臟不適、頸椎病、關節痛、痛經、前列腺炎、乳腺增生、坐骨神經痛、神經性頭痛等各種病癥有顯著奇效。在現場備受糖尿病折磨的七十多歲高齡的李先生,在接受理療測試中欣喜的發現居然在兩個小時的時間里有效的控制血糖下降。理療師告訴他“您別急,這樣理療方式我們可在3至5天基本穩定您的血糖,1年內不反彈”。
“微電子共振保健芯片”作為無創無傷害的創新高科技保健產品,可以達到神奇的治療效果,弘揚中醫文化瑰寶技術,造福于民、惠及大眾、解除痛苦,減輕亞健康病痛,堪稱開啟健康之門的金鑰匙,為世界三高人群帶來福音,還患者生命的尊嚴!目前該發明已獲得國內外百余項專利及權威認證。
張永才先生在講述發明史 梁東陽 攝
感恩反哺, 惠利于民
作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遼寧省第十一屆委員會原常委,遼寧省工商聯常委、以及汽車后視鏡、GPS衛星導航系統等100多項科研項目發明者、科技實業家、民營企業家的張永才一直將民生疾苦和民眾訴求放在心間、置于首位。自青年時代起便受到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王稼祥的夫人、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醫生的醫學助手朱仲麗女士的親切教導。朱仲麗在延安期間是首長的首席保健醫生,張永才在朱仲麗女士身邊工作三十余年間,備受朱仲麗女士的健康醫學理念的影響,心里一直懷揣減輕民眾亞健康病痛的夢想。
2014年朱仲麗女士逝世后,張永才重新投入到造福民眾的科技發明與創業的事業中。為完成朱仲麗女士的遺愿,張永才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籌劃建立無痛苦老人康復醫院,為廣大病痛者減少解除痛苦,免受病痛折磨而努力。
2015年12月,總書記致信祝賀中國中醫科學院成立60周年時強調指出:中醫是中華文明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是5000多年華夏文化的智慧結晶,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張永才潛心思考、深度挖掘并汲取傳統中醫理論精華,鉆研中醫穴位理論,將中醫穴位理論與高科技微電子芯片創新結合,開拓創新、砥礪前行,充分發揮中醫在慢性病防控、調理和康復的獨特療效與優勢,踐行中醫藥現代化和健康中國的宏偉部署,展現了極高視野、極大格局與胸懷。張永才希望通過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努力給予病人應有的生命尊嚴,為推動中國社會醫療進步做貢獻,踐行黨中央全民健康的戰略,助力小康,力踐“健康中國”的戰略部署,以人民為中心,以健康為根本,托舉起夢寐已久的“健康中國”,邁向“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此次張永才響應家鄉“三引三回”政策,振興東北經濟發展,反哺家鄉,帶回百余項發明專利和全新的產業與經營模式,打造“新奇特科技產品跨境電商平臺”,成立集電子商務、大健康、大數據、互聯網金融、微電子等領域于一身的集團公司,引入數千家企業,創新健康產業新模式,惠及于民,帶動數十萬種商品銷售推廣和大量的就業。在幾十年科技創新生涯中,張永才心系公益,受到多個部委嘉獎表彰和上百家媒體的爭相報道。“微電子共振保健芯片”解密國際頂級科技新技術,張永才向全社會發出號召,征集全國千名三高人群開展“公益理療關愛三高”大型健康公益活動,直播治療實況,專家現場點評,與體驗者面對面互動交流,實現了理療過程全透明,展現了中國健康之路踐行者的真誠與自信。(張于惠子 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