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增死亡病例3例,直接死亡原因由基礎疾病導致

據央視新聞消息,總臺記者從今天(18日)舉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上海近三日疫情情況:
浦東新區、松江區和青浦區總體呈持續下降趨勢;閔行區、徐匯區、黃浦區、寶山區、楊浦區、虹口區、長寧區、嘉定區疫情總體處于平臺波動狀態;普陀區和靜安區疫情有所反彈;奉賢區、金山區和崇明區疫情持續低位,基本趨穩。
新增死亡病例3例 直接死亡原因由基礎疾病導致
截至4月17日24時,定點醫療機構接受治療的重型患者有16例。
4月17日,上海市新增死亡病例3例。均為高齡,同時合并急性冠脈綜合征、糖尿病、高血壓、腦梗后遺癥等嚴重的基礎疾病,均未接種新冠肺炎病毒疫苗。入院后病情加重,搶救無效死亡,直接的死亡原因由基礎疾病導致。
封控區18日到21日每天進行1次核酸檢測
從4月15日開始,上海很多小區都在連續進行檢測,具體是怎么安排的?市衛生健康委一級巡視員吳乾渝介紹,根據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安排,從15日開始對封控區、管控區內所有人員進行“抗原+核酸”組合檢測篩查,對防范區內所有人員進行抗原檢測篩查。
吳乾渝介紹了后面幾天的安排情況:封控區內,今天起到21日,每天進行1次核酸檢測。4月15日前5天內有陽性感染者的樓棟(宅),上門采樣;5天內沒有陽性感染者的樓棟(宅),錯峰下樓采樣。對管控區內所有人員,18日、19日、21日各進行1次抗原檢測;20日進行1次核酸檢測,錯峰下樓采樣。對防范區內所有人員,7天進行2次抗原檢測,這幾天已做過一次,21日再做1次。
吳乾渝表示,目前檢測安排推進比較有序平穩,謝謝大家的支持和配合。再次提醒,整個過程中要做好防護。
上海累計排查在滬密接者人 均已落實管控
截至4月18日9時,上海市已累計排查到在滬密切接觸者人,均已落實管控,其中人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其余正在檢測中。
上海組建消殺工作隊對涉陽樓棟公共環境進行消殺
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消殺專班副組長、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副主任金晨就公共環境消殺情況進行了說明。
3月底,上海啟動了預防性消毒專項行動,各區、各條線部門、各企事業單位都積極參與到專項行動中,半個多月以來,全市共出動680萬人次,對包括建筑工地、農貿市場、交通樞紐、學校、垃圾廂房、公共廁所等共計5萬多處場所和設施開展了預防性消毒。最近,根據要求繼續打響“環境消殺預防戰”,再度啟動為期半個月的環境消殺突擊行動。這次突擊行動采取聚焦重點和全面覆蓋相結合,主要聚焦三大任務,分別是涉陽樓棟消殺全覆蓋、城市公共環境大沖洗、持續開展十大重點場所預防性消殺。
關于有市民反映的陽性感染者所在樓棟消殺不及時的問題。金晨介紹,這些涉陽樓棟量大面廣,雖然這段時間專業隊伍、物業隊伍、社區隊伍都在努力開展工作,但仍存在不到位的地方。為此,在這次涉陽樓棟消殺全覆蓋行動中,各區和街鎮都組建了消殺工作隊,針對這些樓棟內的公共環境消殺進行重點攻堅。據了解,這些隊伍中有專業人員,也有許多志愿者。為了提高這些隊伍的操作能力,專門制作了《社區陽性樓棟消毒現場操作要點》短視頻,編制了簡單易懂的現場操作簡明提示,對這些隊伍進行技能培訓。
同時,還進一步完善了涉陽樓棟消殺流程,發現陽性感染者后,由街鎮消殺隊伍及時按照技術規范針對樓棟公共區域開展重點消毒。陽性感染者轉運后,由專業隊伍開展終末消殺。終末消毒結束后,環境基本恢復安全,由物業服務企業恢復每日對樓棟的一般性預防性消毒,保持樓棟清潔衛生。
上海:快遞包裹流通過程中實施全鏈條消殺管理
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消殺專班副組長、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副主任金晨就快遞包裹在流通過程中的消殺管理做出說明。金晨表示,商品流通過程中,上海注重全鏈條消殺管理,重點抓好以下環節:
第一個環節是源頭,比如說大型商超,要求對貨品的倉儲和營業場所每日做好場所環境消殺,對商品貨架、手推車、空調等設施設備加強預防性消毒。
第二個環節是物流,有相關的消殺要求,比如市郵政局要求快遞嚴格執行“先消毒、后分派”,快遞車輛或電動自行車要每天進行全面消毒,特別是對方向盤、閘把、扶手等頻繁接觸的部位要重點清潔消毒。
第三個環節是貨物到達小區后,通過無接觸式收貨,要求物業人員對外包裝噴灑消毒。這里容易疏忽的是包裝的底部和快遞架的消殺,對此,要求注意貨物包裝底部消毒,每天對快遞架及周邊環境至少消毒2次。
第四個環節是居民收取貨物,這也是最后一個環節。市民在取快遞和貨物時要戴好口罩、手套,拿回家后,先對外包裝進行噴灑或擦拭消毒,再放置10-30分鐘,紙箱、包裝袋等盡量留在門外。如果是生鮮食品,可以使用慢速水流沖洗或浸泡清洗、擦干。處理結束后,要及時用肥皂或洗手液+流動水,按“七步洗手法”清潔雙手。
編輯 孫琳智 陳媛媛 來源 央視新聞、人民日報
值班編輯 康嘻嘻